川观新闻评论员 邓也
日前,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会议指出,谋划我省“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深刻领会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整体布局,进一步找准四川定位、发扬主动精神,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集中精力狠抓发展,更好服务全国大局、展现大省担当。
科学制定符合四川实际、体现时代要求的“十五五”规划,对于四川在新起点上巩固提升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能级位势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都与四川发展密切相关,为“十五五”时期的四川带来一系列政策红利和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整体布局,进一步找准四川定位,结合实际科学谋划,推动四川发展迈上新台阶。
找准四川定位,关键是立足全局谋发展。作为经济、人口、农业和资源大省,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近年来,四川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扎实推进国家战略腹地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极大提升了自身在全国发展版图中的优先级和竞争力,而且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五五”时期,四川更应展现大省担当,在服务全国大局中实现更大发展。
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发展实效,需紧扣四川阶段性特征与长远战略需求,明确“十五五”发展核心目标与重点任务。经济总量上,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持续提升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分量;创新驱动上,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生态建设上,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依托水风光氢天然气多能互补优势,推动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民生改善上,提升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质效,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迈步新征程,四川应展现与经济体量、资源禀赋和战略地位相匹配的大省担当。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自觉承担使命,在维护生态、能源、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主动作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努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取得更大进展,力争实现经济总量、发展质量、综合实力新跨越,为全国经济大盘作出更大贡献;在探索改革发展新路的示范性上,勇于在科技创新、城乡融合、生态价值实现、基层治理等领域敢闯敢试,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标志性成果;在干部队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上,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实干本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实干笃行,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四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实现奋斗目标,关键在拼搏实干。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四川要锚定定位、科学谋划、担当尽责,充分激活发展潜力、释放政策红利,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中扛起大省责任、贡献四川力量,绘就富民强省的时代答卷。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