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新闻两点论丨胖东来为善良“明码标价” 褒扬正义彰显企业温度

新闻两点论 陈云鸽

企业有温度,员工有担当,又被胖东来这波操作暖到了。

11月2日,河南许昌胖东来生活广场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店内安保人员迅速上前控制嫌疑人,保洁员及时清理现场,另有16名员工自发疏散顾客。11月5日,胖东来对共计20名参与处置的员工予以20万元重奖,其中单笔最高奖励达5万元。短短三天,胖东来完成了一次从“危机处理”到“价值传递”的跨越。这不仅是内部表彰,更是一次对企业责任与人性温度的生动诠释。

面对突发事件,常见态度有:一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规避型,一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担当型。胖东来坚定地选择了后者,并以制度化的方式将其固化。从安保人员果断控制施暴者,到保洁员迅速清理现场,再到员工自发疏散顾客,每个环节都被企业看见、记录并郑重奖励。这份奖励清单,是企业价值观的具象表达:正义不分岗位,善良应被褒奖。

值得肯定的是,胖东来并未采取“平均主义”,而是根据实际贡献设置了从5千元到5万元不等的奖励。这种做法,既突出了关键行为的主导价值,也肯定了辅助性贡献的不可或缺。它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在企业的“正义体系”中,每一份付出都在被认真对待,每一次勇敢都不会被辜负。

从更深层次看,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次生动演绎。当下,不少企业将“社会责任”挂在嘴边,却鲜少转化为具体行动。胖东来的20万元奖金,不仅奖励了20名员工,更向社会投下一颗“善意的石子”。它表明,企业不仅是经济组织,更是文明因子的传播者。用真金白银为“善良”定价,不是为了物化道德,而是为了让道德在现实中生根发芽。

这起事件也引发思考: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险和意外,企业该如何平衡“保护员工”与“鼓励担当”?胖东来的答案是:既通过专业培训保障安全,也通过制度设计激励担当。这不是鼓励冒险,而是培育“有底气的勇敢”,做好防御措施。

胖东来的做法或许难以复制,但其精神具有普遍意义:企业的温度,不在于口号响亮,而在于行动坚定;社会的文明,不在于杜绝阴暗面,而在于有人愿点亮微光。正如20名员工用行动证明的,善良是一种选择,而企业理应成为这种选择的守护者。期待更多企业从胖东来的“奖励清单”中,读到超越奖励的内容。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