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周明华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让规划落地践行,核心密码全在一个“干”字——三笔虽简,却需托举千斤担当;笔画之浅,当含万钧之智。“十五五”时期面对闯关夺隘的挑战,首要在“肯干”立根铸魂,关键在“会干”提质增效。这既是从过往实践中淬炼的历史启示,更是回应时代使命的必然要求。
“肯干”是破局的先手棋,是干事创业的本底。从王进喜纵身泥浆池的悍然,到李娟背篓丈量彝寨的执着,中国每一步跨越,皆由“肯干”夯基。“十五五”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缺的不是宏伟构想,而是“不甩手、不缩头、不浮躁”的实干筋骨。规划再优,少了“肯干”便成镜花水月,离了躬行不过纸上空谈。书法家谓“干”字难写,难在起笔的沉劲。这股劲,是破局的先手,更是成事的底色——离开“肯干”托底,再雄奇的笔锋,也落不下半个实字。
“肯干”之后更需“会干”,这是干成事的关键硬招。农耕时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法,早已撑不起数字时代的发展命题。所谓“会干”,是给实干装上“导航”与“雷达”,让力气用在关键处。四中全会强调“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恰是“会干”的时代注脚。数智赋能,用创新突破打破路径依赖,靠系统思维整合单点发力。若只“肯干”不“会干”,纵有金山亦缺开山之器,空有壮志终难成伟业。
数字浪潮下,干部“会干”的成色,需在创新实践中进行三重淬炼。一是破思维之茧,打破经验主义思维圈。从“拍脑袋决策”到“用数据掌舵”,从“单兵突进”到“协同作战”,思维转舵才能跟上新质生产力的前进步伐。二是补上能力欠缺的短板,锻造硬核本领。既懂产业肌理又通数字技术,既善顶层谋划又能基层落地,方能成为适配时代的多面手、操盘手。三是蓄创新之劲,勇闯“无人之区”,敢于“先行先试”,在新赛道上蹚出一条新路。
从一穷二白时垦荒拓土,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跃升,每一步跨越都是“肯干”夯基与“会干”破壁的共鸣。“十五五”发展缺不得“肯干”的韧劲夯实底座,更少不得“会干”这个“提速器”。二者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之一则行步艰,唯同频共振,才是新时代干事创业的标准答案,才能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
规划已谋定,奋斗正当时!“十五五”的伟业从不是空喊的口号,是脚下沾泥的实干托举;也从不是蛮干的消耗,是巧思赋能的善为开拓。以“肯干”为基,扛住硬任务、啃下硬骨头;用“会干”扬帆,借创新破局、靠智慧提速。有这股“干”劲推动,宏伟蓝图必能化作百姓眼中的美好现实,强国征程上也定能续写新的荣光!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