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点论 吴楚瞳
近日,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结束,报考人数共343万。报考人数曾经8年连增,在2023年达到峰值474万,至今已连续3年下降。“考研热”为什么会退潮呢?
事实上,退潮在2023年已初现端倪。2023年考研人数为474万,增长率是此前连续8年增长中的最低值。2023年,为何会拉开“考研热”的退潮帷幕?就在当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用专门章节指导“拓宽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信号一经释放,各种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就业创业补贴陆续发放、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国考招录规模整体扩容、众多省份推出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与之呼应的,是考研人数下滑趋势一年比一年明显。2024年下滑7.59%,2025年下滑11.42%,2026年下滑11.6%。
不考研的年轻人,干嘛去了?他们正在“换赛道”。一方面,国考报名人数逐年上升,“考公”成为热门新赛道。另一方面,普通高校毕业生有了越来越多的精彩创业:成都理工大学的何政通还未毕业就开始创业,创立“云途科技”,不仅自己学有所成还带动了更多大学生就业;“00后”大学生姜宁锋,从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毕业后,以“新农人”身份回归雅安创业,带动农户增收、促进当地就业……更多大学生,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创业,在寻找贴合自己兴趣、适合自己生长的赛道。
时代向前,这届年轻人,正从“拼学历”转向“选赛道”。更宽容、更实用、更具有生命力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被越来越多人认可并付诸行动:“拼学历”不应是年轻人成长的唯一标签,“选赛道”才是更为清醒的成长智慧。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