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点论 樊邦平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但近日有报道称,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证实已收到关于淘宝“双十一”期间“霸屏广告”的举报,并交由网监分局展开调查。对此,许多网友留言:查得好,早就不能忍了!去年“双十一”期间,就有不少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协会反映线上消费不明链接跳转导致的相关消费问题。看来,大家苦“数字牛皮癣”久矣。
有网友举报,手机中的多个App被淘宝广告霸屏了,“启动软件时,只要有轻微晃动,或者手指不小心碰到屏幕,便会立刻跳转到淘宝App;想关闭,要么跳转太快根本来不及点按钮,要么按钮很隐蔽很难找到”。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长期霸屏手机App的不止淘宝。相信大家都感同身受。打开一些常用的工具性App时,常会被强制跳转至一些无关的平台,而且一定是购物类App。 大家对这种移动互联网络中的“数字牛皮癣”,早已不胜其烦。
移动互联网上的广告霸屏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网友的正常使用体验,更涉嫌多种违规手段。如通过超范围索权、后台运行等手段,收集用户网购记录、浏览习惯等敏感信息,既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也触碰了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红线。对此,监管部门早有明确规范。此次相关部门在“双十一”前夕“逗硬”查处行业头部平台淘宝,既将纸面规定进一步转化为实际行动,更回应了网友的长期诉求,给所有互联网企业敲响警钟,释放了“乱象必治”的强烈信号。
不少网友也提出建议,“当前针对强行跳转和广告霸屏的处罚力度还是较小,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难以形成有效威慑,还大家一个清朗网络空间,还需要加大惩处力度”。这些建议非常值得相关部门和行业认真倾听。
互联网发展的初衷是便利生产生活,而非制造困扰。期待这场针对淘宝的整治能形成连锁反应,推动整个行业牢固树立“用户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技术源头优化广告模式,让“确认后跳转”“清晰关闭键”成为行业标配。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