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如何跳出网约车“一口价”怪圈,让司机自愿接单让乘客笑着下车?丨新闻两点论

新闻两点论 余姝满

乘坐特惠网约车时,你是否遇到过司机骂骂咧咧,抱怨亏本;为节省成本,司机在行驶过程中不开空调导致乘坐体验感极差?近期,多地针对网约车低价竞争乱象,发布暂停“一口价”“特惠单”、严禁强制司机接“一口价”订单等措施,引发讨论。部分“一口价”或特惠订单,导致一些网约车司机负担大、乘客体验不佳、司乘关系紧张,甚至引发纠纷,一个“哭着接单”一个气着下车。

网约车“一口价”模式,是指乘客输入起点和终点后,系统依据行程信息给出固定结算价格。可谓爱恨两重天,从消费者反馈来看,选择“一口价”更多是看中其透明和省心,不绕弯路、价格确定,给了乘客出行满满的“安全感”;却让司机有些“咬牙切齿”,如果遇到道路拥堵、暴雨天气等,增加的时间、燃油成本是由司机来承担的,甚至陷入司机接单越多、收入越低的怪圈……压力不可谓不大。在市场供需不平衡之下,“一口价”的争议、矛盾、冲突被放大了。

有网约车司机吐槽,平台强制派送“一口价”订单,除去平台抽成,再撞上堵车,基本赚不到钱;有观点则认为,“一口价”损害司机权益,也在动摇网约车平台的根基。“一口价”真是症结所在吗?把“一口价”一刀切取消之后能解决问题吗?

“一口价”模式透明度高,对于不少乘客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不必担心司机不规规矩矩打表计价,更不会暗戳戳地绕远路坐地起价。关键在于如何规范、如何监管。要取缔的是不合法、不合规的“一口价”,要叫停的是低于成本价、低于巡游出租车价格的“一口价”,不能把合法合规的“一口价”给误伤了。

平台作为司机和乘客的“中间人”,既要保障乘客出行体验,也要维护司机合理收入,不能只是“自己说了算”。把定价和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好,寻求更优解才是良策,而不是只简单粗暴地禁止、取缔。近日,《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经过一个月的征求意见,已纳入后续综合研究阶段。办法中明确规定,“平台不得强制驾驶员接单,并保障司机的自愿选择权”,引发关注。

这意味着,司机在遇到“特惠价”或“一口价”订单时,如果觉得不合理,完全可以拒绝,且平台不能以此为由对司机进行惩罚。要么觉得不划算不接单,要么心甘情愿地接单,而非被算法绑架。其实,对乘客而言,可选择面很广,并非“非一口价不坐”。平台适当给司机“商榷空间”,让其从疲于低价竞争转向优化服务体验,还更有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如此,相信司机不必再“哭”着接单,乘客也会笑着下车。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