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新闻两点论丨保洁员制作“银杏伞”是否为“无用之事”?

新闻两点论 韩笑尤

正值秋高气爽时节,大连外国语大学校园里的“银杏伞”最近火了。学校保洁员在日常清扫落叶时,看到遍地金黄的银杏叶特别漂亮,于是将落叶粘在伞上,制作成一把把别致的“银杏伞”。不仅如此,校园内还有用银杏摆成的笑脸、星星、爱心等造型,为秋日增添了暖意。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园里的“银杏伞”。图据央视新闻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从来不只是课堂上的讲授,还蕴藏于用心生活的点滴。保洁员的巧手装扮,正是美育的生动实践。这份源自生活的热爱,引得网友们纷纷效仿,拾起落叶,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

然而,在一片赞美声中,也出现了另一种声音,一句“换作是我,不敢这样做,担心领导觉得自己太闲了”道出了当代职场人的普遍困境。诚然,在效率至上、量化考核的工作环境下,保洁员的做法无法产生直接的效益,被认为是“无用之事”。但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举动超越功利价值,不能简单衡量。当“有用”被具体,“价值”被量化,我们是否正在失去更为珍贵的东西?社会文明的演进,不仅体现在日臻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效鲜明的管理体系,还体现在包容与创造。保洁员在规则之内为美留白,有力回应无法用KPI衡量的“无用”行为,成为平衡实用主义与人文关怀的重要支点。

还有些网友担心此举是否会增加保洁员的工作负担,目前得知,该行为出于保洁员自愿。保洁员表示,虽然这些景观过两天就会被风吹散,或者被新叶子盖住,但自己摆的不是永久作品,希望借此带给大家一份秋冬的快乐,给校园添上多样的色彩。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