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谈文学创作:规律比灵感更可靠

川观新闻记者 蒋君芳

“规律比灵感更可靠。” 11月5日,2025第三届成都国际文学周核心活动——“茅盾文学奖得主进校园”在崇州市崇庆中学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携经典作品《历史的天空》,以“我的文学梦” 为主题,与该校师生展开近两小时的深度文学对话。

“文学不是历史的‘复印件’,而是要从时代洪流中抓取个体的命运轨迹。” 徐贵祥以《历史的天空》中 “梁大牙” 这一角色为例,详解如何塑造“有缺点却有血性”的英雄形象,提出“文学要以人性烛照历史”的创作观点。

谈及从军营战士到文学大家的成长历程,徐贵祥特别强调经典阅读的重要性:“每一本好书都是一把钥匙,能为青少年打开更广阔的精神世界。”他鼓励学生们养成“读经典、悟经典”的习惯,在阅读中积累创作素材,构建个人的文学认知体系。

互动环节成为活动高潮,崇庆中学7名高二学生接连抛出直击文学创作核心的问题,徐贵祥结合自身30年创作经验,逐一给出兼具深度与实用性的解答。针对“苦难书写”的疑问,他提出“文学要超越苦难见精神”,强调作家需以悲悯之心观察生活;在多人物叙事技巧上,他总结“主线贯穿、细节立骨”的方法,建议学生从“绘制人物关系图谱”入手练习;关于好作品的标准,他明确“思想深度、艺术高度、情感温度缺一不可”。

活动尾声,徐贵祥为7名提问学生亲笔签名赠送《历史的天空》,并写下“以文为炬,不负青春”的寄语。学生代表则向徐贵祥赠送“笔墨铸军魂,雄风扬正气”的书法作品,校方还送上崇州非遗竹编纪念品,寓意“文学精神如翠竹般节节生长”。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