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邓也
11月23日,历时两月、覆盖四川21市州的“川超”第一阶段赛事圆满收官,9支队伍突围晋级,将于明年3月会师总决赛。几个月的激烈角逐和全民参与,让这场业余足球盛会早已超越体育竞技本身,融合文旅消费、商业发展与文化传播,成为一场全民参与、全川共振的综合性嘉年华。
赛事方面,“川超”以城市为参赛主体搭建省级足球平台,21支队伍激烈角逐,观赛人次突破百万,既激活群众足球热情,也填补了四川城市足球赛事空白。专业化的组织让草根球员站上高光舞台,为四川足球夯实人才基础,也为总决赛积攒期待。
文旅层面,“川超”化身城市“流量引擎”,推动赛事热度转化为消费增量。超500家A级景区联动发力,搭配超5000万元文旅惠民礼包,8大类40条涵盖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美食民宿的主题旅游线路同步上线。“观赛”结合“游城”催生“票根经济”,串联景区、餐饮、民宿等消费场景,有效将赛事人气转化为文旅消费。
商业领域,“川超”价值潜力持续释放,品牌影响力日益凸显。四川银行以3000万元冠名赛事,青花郎、中国移动、可口可乐等知名品牌踊跃参与,目前累计签约赞助商19家。成都双流主场单场门票收入约40万元,联动商圈单日销售额超1200万元,力证地方赛事的强大市场吸引力。
文化传播,“川超”成为城市文化展示窗口,频繁地让地域底蕴随绿茵赛场出圈。从源自苏轼词句的队名,到融入大熊猫元素的队徽,再到搭载非遗技艺的市集场景,将地方文化深度嵌入赛事全程。球迷跨城观赛、打卡文博场馆,自发成为文化传播者、城市文化宣传员,让四川文化符号触达更广受众,走向更广舞台。
“川超”第一阶段落幕留韵,明春的总决赛令人期待。比冠军归属更重要的是,“川超”探索出城市发展的新路径。实践已然证明,以群众体育为纽带,既能点燃全民运动激情,更能串联产业脉络,传递文化温度。若持续深化文体旅商融合,这片绿茵必将持续赋能城市发展,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