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精准狙击肿瘤的“那束光”,来自四川这个基地丨“项”上的力量

川观新闻记者 文露敏

左转,右转,再左转……沿着厚实的辐射屏蔽墙体,走过“S”型的迷道,中广核“和质”质子治疗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230MeV(兆电子伏)回旋加速器”便出现在眼前。

这是一台直径约4.3米、高2米、重220吨的“大宝贝”。由它发出的“光”,能够实现对肿瘤的精准狙击。

“基地投运一年,目前已完成3台230MeV回旋加速器的连续生产。”中广核医疗科技(绵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医疗科技公司”)总经理周川介绍。他口中的基地,是国内首座商用多室质子治疗设备生产基地,诞生于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疗健康产业园内。

引消吸创

实现技术“反向回输”

基地展厅的模型,清楚描绘了“光”精准狙击肿瘤的全过程:回旋加速器这一质子治疗系统的“心脏”,将质子加速至1秒大约绕地球5圈的速度,形成高能量质子射线,再通过束流传输系统到达治疗室,直击人体靶点。

“可以说是肿瘤放射治疗‘皇冠上的明珠’。”从事放疗装备行业多年的周川,这样描述质子治疗的前沿地位。

不同于传统放疗运用的X射线,质子射线在刚进入人的身体时剂量很低,到达肿瘤位置后立即大量释放能量,一旦穿过病灶又悄然“消失”,就像一场“精准爆破”,副作用更小,能更好地保护人体正常组织。

然而,我国在质子治疗上起步稍晚。为尽快实现与国际质子治疗装备企业的并跑,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技”)借鉴我国核电国产化自主化的成功实践,选择走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

中广核质子治疗系统回旋加速器。中广核医疗科技公司供图

2020年8月,中广核技引进并完整取得国际领先的多室质子治疗技术。随后,组建起了全面负责质子治疗业务发展的中广核医疗科技公司,覆盖研发、生产、交付和供应链的团队也逐渐成形。

“远渡重洋”而来的质子治疗系统,是一套精密的高科技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品。“系统共配备九大子系统,227项主设备,包含约15.5万个零部件。”谈到系统的精巧,周川举了一个例子:系统配备的笔形束扫描技术,生成的质子束具有业界最小束斑尺寸——3毫米。这个精细的“笔头”,可逐层、逐点地扫描肿瘤靶区,精确地契合肿瘤的形状。

引进只是第一步!“要避免‘水土不服’,就必须在研发、供应链、生产等各个环节坚持自主可控。”周川语气笃定。

在消化、吸收基础上,中广核医疗科技公司结合实际进行优化、再创新,历时4年攻关,正式发布中广核“和质”质子治疗系统。2024年,中广核质子治疗装备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

基地的2号厂房,存放的是质子治疗系统生产的关键物料和设备,很多产自国内。目前,中广核医疗科技公司已与国内8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

“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对接上下游供应商、科研机构、高校和医疗单位,持续推动技术自主创新。”周川提到,5年过去,来自中国的原创先进图像和治疗技术已具备“反向”输出至国外的条件,“再创新”的“大树”上,已结出累累硕果。

质子治疗装备制造基地。中广核医疗科技公司供图

不断“长个儿”

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尖端放疗技术

精准狙击肿瘤的“这束光”,为什么能从四川发出?

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绵阳,“科研+制造”底蕴浓厚,核医疗产业基础良好。2020年12月,几乎是在技术引进的同期,中广核技把质子治疗装备制造基地选在了绵阳;2024年6月,基地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同年11月,230MeV回旋加速器顺利下线,成功实现了质子治疗系统核心部件的自主化生产集成。

“目前,基地已初步具备每年3至4套多室质子治疗系统的供货能力,未来根据市场需求还有进一步提升产能的空间。”周川介绍,同时,公司也在为国内多个质子治疗中心提供设备的安装调试、运维等服务。

不只是一家企业在“长个儿”。如今,在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疗健康产业园,中广核医疗科技公司的“邻居”已越来越多——专注于FLASH医用直线加速器等核医疗装备的长虹中玖闪光、专注于专业核技术仪器装备研发的中广核久源……这样的发展壮大,也是四川核医疗产业发展的缩影。

“十四五”期间,四川先后发布了《四川省中长期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关于促进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揽子支持政策,同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到2030年,将建成全球最大的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放射性药物和核医疗装备生产聚集地、全国最好的核医疗中心,形成世界级核医疗产业发展高地。

对此,周川倍感振奋。“除了技术上的不断攻关,我们还将继续提升产业化能力,同时推进临床与运营生态建设。”周川介绍,一方面,要逐步实现核心部件自主可控、生产流程标准化及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降低单台设备成本,加速我国高端医疗装备产业链升级;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质子治疗技术在国内的临床推广应用,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尖端放疗技术。

“在实验室里,1万次照射,成功了1次就是成功。而在真正的治疗室里,1万次照射都必须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周川说,从建设到生产,从研发到应用,这样“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将伴随“光”的始终。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