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根治加油站“一键偷油” 除了处罚还得上“手段”丨新闻两点论

新闻两点论 张淼

当车主们为每一次加油的费用精打细算时,个别加油站却用 “阴阳电脑”玩起了偷油又偷税的猫腻。央视《焦点访谈》近日曝光的案例触目惊心:某加油站被突击检查时,执法人员在隐蔽房间内查获到一台与前台界面一致的“暗电脑”。这台电脑装载着可控制20个加油机枪的作弊软件。为了不让消费者有所察觉,偷油量通常都设在2%到5%左右。前台电脑显示的加油数据则专门用来欺骗消费者、应付检查。

高科技、隐蔽化的作弊手段,正不断挑战传统监管模式的底线。曝光案例中,作弊软件呈现智能可控特征:不开作弊软件时加油机计量合格,打开后便可设置偷油比例,一旦察觉异常,按下键盘上的T键就能让所有加油机一键恢复正常,不留任何痕迹。

像这样科技含量高、隐蔽性又强的作弊方式这几年在全国多个省份都有发现。涉案的加油站经营者不仅利用作弊软件偷油,同时还使用作弊系统侵入计量软件设置报税参数,让计控主板少记录或不记录实际交易数值,大肆偷逃税。

从央视曝光的细节可见,利用技术手段加油作弊行为已呈现集团化、链条化趋势,从软件开发、设备改装到违规运营,形成完整黑色产业链。某软件公司开发“偷油”作弊软件后,一方面勾结加油机制造厂家在计量系统预留后门,为作弊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向全国21个省份主动推销,截至案发已售出360多套。

这种行为不仅直接损害消费者权益,更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公平竞争环境。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开展精准打击行动,全国加油机计量违法案件呈下降趋势,同时在一些地区已经探索开展智慧监管系统建设。

然而,要彻底根治这一问题,还必须构建“技术+执法+共治”的长效机制,一方面提升监管技术能力,破解不断升级的作弊软件;另一方面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使其付出远超收益的代价。此外,推动行业自律、鼓励消费者监督,也是遏制作弊行为的重要一环。

加油站虽小,却是民生消费与市场秩序的重要窗口。每一滴被偷的油,都关乎车主的出行成本;每一笔被隐瞒的营业额,都损害着国家税收与公共利益。多管齐下才能还成品油市场一片清朗,真正守护好消费公平与市场法治的底线。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