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点论 徐语杨
最近,一只名叫徐豆豆的边境牧羊犬,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在网络走红。在中国犬敏捷锦标赛上,这只“极有个性”的小狗撞翻栏杆、闲散漫步、对主人的指令爱答不理,“喜提”倒数第一,却在互联网上收获了千万热度与点赞。人们说它“治好了人类的焦虑”,甚至有人说:“真想成为这只狗。”
一只不按规则出牌的狗,为何让人心生欢喜?为什么“倒数第一”会成了被点赞的对象?
许多人都认为,边牧是犬中“学霸”,它们理所当然智商高、服从性强、天生适合竞技。的确如此,在赛事上夺冠的犬只大多都是边牧。但徐豆豆偏不,它不理会主人的指令,更愿意闻闻草皮、看看观众、在场边踱步撒欢,甚至摔个“狗啃泥”也乐在其中。它的主人解释:徐豆豆并不是“听不懂”指令,它只是保留了一部分自我。
一只小狗的松弛,似乎戳中了当下的时代情绪:比赛很重要,但快乐更重要。也许不必事事“争先”,适当地允许自己慢下来、不完美。在“更快更高更强”的赛道旁,还有许多开满鲜花的小径,那里不设名次,不论输赢,只在乎奔跑时的满心欢喜。
我们应该能感受到,大家对徐豆豆的喜爱,并非对“躺平”“破坏规则”的刻意鼓吹,而是对过度“规训”的一种温柔抵抗。从孩提时代到步入职场,我们习惯了高效专业、事事争先,努力达到标准。徐豆豆的“失败”,恰恰在于它拒绝成为那个被期待的角色。或许正是这种“婉拒”,意外地戳中了许多人的内心。
所以我们会看到网友的留言:“那天我下班很晚,一个垂头丧气的人,看到一只欢欣雀跃、不守规矩的狗,很难不被安慰。”“徐豆豆松弛且不听指令,一边去去人类中心主义的晦气,一边让人察觉,倒数第一好像也很可爱。”
这种看似“叛逆”的松弛感,也是对健康生活节奏、多元评判标准的本能呼唤:狗不必按人制定的标准活,人也不必活成单一评价体系下的“标准答案”。人生赛道上,必须跑的时候全力以赴,跑不动了就停下来尽情漫步。在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之前,先成为忠于自我的生命,这才是最动人的胜利姿态。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