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点论 樊邦平
11月14日,由省委省直机关工委主办的第三期“提升省直单位干部职工应用AI人工智能能力”讲座在成都举办,此次讲座现场演示了主流AI工具在公文撰写、海报生成、PPT制作等方面的操作技巧,生动呈现了人工智能赋能日常办公的实用场景,手把手教了现场的千余名学员如何“玩转”AI工具,推动了学习成果向工作实际转化。不少学员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学习,增强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AI的底气与能力。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一直以来,在机关干部职工的公文写作等日常政务工作中,AI人工智能工具的运用,都被当作是一个“只能做而不适合谈”的话题,大家对此有着诸多顾虑。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常接触到机关干部职工,大家普遍反映,其实运用AI工具赋能日常工作已成为常态,但是自己的一篇公文,如果被传出说是参考了AI,或者借助了AI之力来完成,那么大家就会质疑你的工作能力。整个行业和领域对AI工具的应用理解认识,还有待提升。此次培训大张旗鼓地教大家使用AI工具,恰似一场思想破冰,无疑将为机关单位带来一场思想变革。
长久以来,机关单位对 AI 辅助公文写作的顾虑,本质是“能力质疑”与“观念束缚”的双重桎梏。这背后,折射出行业对AI应用的认知偏差,大家误将“AI辅助”等同于了“AI代笔”,把工具赋能曲解为了个人能力缺失。事实上,AI就像公文写作中的“智能笔”,能快速整合资料、规范格式、优化语言,却无法替代机关干部职工对政策的理解、对实际工作的洞察,更取代不了字里行间的责任与温度。
此次培训打破了这种认知误区,让“AI辅助公文写作”从“地下”走向了“地上”,对于帮助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卸下“能力被质疑”的心理包袱,放心大胆地探索AI在公文写作中的应用边界,更好借助智能工具服务政务工作意义重大。
当然,当公文写作不再忌讳“AI”两字时,我们的广大干部职工也要牢记,自己千万不能当甩手掌柜,一味靠AI来写公文,值此时刻,反而要深入思考,如何用好用活AI,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推动公文写作质量的大提升;相关部门也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搭建平台,加强AI工具运用的技能比拼和业务研讨,形成积极而浓厚的学习氛围。
当公文写作不再忌讳“AI”两字时,我们改变的不仅是政务工作的方式,更是干部队伍的思维模式。以AI为翼,赋能效率,我们定能让政务工作在智能化浪潮中,既保持严谨规范的底色,又焕发出高效创新的活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