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重庆、成都大轰炸战争受害者访日 与当地雕塑家共塑大轰炸壁雕

川观新闻记者 蒋京洲

11月的冲绳,阳光明媚,海风轻拂。

12名中国人自筹路费,自重庆、四川、湖南等地出发,组成“中国和平访问团”,抵达这座异国岛屿。其中,92岁的粟远奎,是重庆大轰炸亲历者;87岁的达朋芳,是成都大轰炸亲历者。

访问团成员和冲绳当地反战人士前往日本自卫队冲绳驻地,向日本政府递交声明,要求道歉、赔偿,并承诺“中日永不再战”。受访者供图

粟远奎还是重庆大轰炸受害者民间对日索赔团团长。他说,“中国和平访问团”里,有大轰炸受害者、遗属,还有湖南常德日军细菌战受害者。他们来冲绳,与日本雕塑家一起制作重庆大轰炸纪念壁雕,召开反战集会,只为以亲身经历为证。再次呼吁日本人民:铭记历史,反对战争。

11月11日晚间,日本律师一濑敬一郎告诉川观新闻记者,访问团行程已结束,近日将返回中国。12日—13日,川观新闻记者联系上多位仍在冲绳的访问团成员,听他们讲述这段特殊旅程。

一尊雕塑的和平之约

“这次活动,要从今年5月说起。”访问团领队姜遗福说。他是重庆大轰炸受害者遗属。

今年5月4日,日本社民党干事长、前众议员服部良一,律师一濑敬一郎,雕塑家金城实一行访渝。他们悼念重庆大轰炸遇难者,看望幸存者和遇难者亲属。这三位日本友人,曾在重庆大轰炸民间对日索赔案中,为中国原告提供诸多帮助。一濑敬一郎还以日方代理律师身份,直接出庭指控日本政府。

姜遗福回忆,参观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史实展馆时,金城实被一尊雕塑吸引。那是妇女怀抱孩童,向着隧道口奔跑逃命的塑像。金城实停在参观步道的阶梯上,久久端详。

“这雕像是当时重庆人民惨状的真实再现。”姜遗福说。

金城实很喜欢这尊雕像,回国后仿制了缩小版。此次访渝的所见所感,让他下定决心创作“重庆大轰炸纪念壁雕”,并邀请中国的战争受害者参与和见证。

两国人民的历史铭刻

在冲绳县那霸市读谷村的一处展馆内,一面长墙陈列着多块壁雕。

这些壁雕反映的是战争中受害平民的惨状:有冲绳大屠杀的悲剧,有韩国民众的战争苦难。金城实告诉团员,“重庆大轰炸纪念壁雕”完成后,将与这些壁雕放在一起,形成长卷。记录日军在二战中对平民犯下的战争罪行。

这尊重庆大轰炸纪念壁雕,计划高约3米、宽约4米。将还原日军战机轰炸下,中国民众流离失所、悲痛呐喊的场景。

雕塑家金城实未完成的壁雕。 受访者供图

壁雕一侧,将用中文刻下“愈炸愈强”四个大字。这四个字,取材于重庆大轰炸中一处残垣断壁的真实场景,象征中国人民不屈的抗战精神。

访问团成员参与“重庆大轰炸纪念壁雕”制作。受访者供图

壁雕的空中轰炸部分,由访问团最年轻的成员设计。她叫雍采薇,27岁。21岁时,她陪同作为中方律师的舅舅徐斌前往日本,了解到那段悲惨的历史。“我的幸福生活是祖先们的牺牲和坚持守护来的。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我感到非常荣幸。”

雍采薇特意把战机机身设计得非常庞大。“就是想通过这种压迫感,让观众直观感受到重庆人民在日军铁蹄下的深重苦难。”

11月9日至12日,访问团成员一连四天前往金城实的工作室,共同创作重庆大轰炸受害者壁雕。

三位老人的最后使命

金城实对团员说:“战争末期,许多冲绳人民被日军屠杀,或被强迫自杀。冲绳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日本最高法院对重庆大轰炸的判决很愚蠢。他们只道歉,不赔偿。道歉不等于弥补。”

70岁的钟传凤,是重庆大轰炸受害者遗属。“我的姑妈,临盆时被日本人炸死了。”她说,“来了冲绳才知道,日本兵在战败的时候杀了很多冲绳人。他们和我们一样痛恨日本兵。我们该联合起来反对战争。”

在日期间,访问团成员与日本当地反战人士一道,前往自卫队驻地。他们向日本政府递交声明,要求道歉、赔偿,并承诺“中日永不再战”。

访问团成员在冲绳召开反战集会,展示重庆大轰炸(含成都)相关证言、证据。受访者供图

达朋芳在反战集会上,向冲绳人民发表演讲。演讲题目是《反战、正义与中日两国人民大团结》。她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如今,日本一小撮好战分子,又想发动战争,杀戮人民,让我们再吃战争的苦、再受战争的罪。我们这些战争受害者,坚决不同意!”

临别时,金城实拉着粟远奎和达朋芳的手,与团员们在未完成的壁雕前合影。他说:“我们三个是经历过战争的人。希望把我们的遭遇告诉年轻人,不让我们的下一代再受战争的苦。”

“我们不为仇恨,我们是为和平而来。反对战争,这是我们这代人最后的使命。”粟远奎对记者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