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点论 胡桂芳
近日,知名演员张颂文等人在家乡韶关街头救助一受伤昏迷男子的事情,引发关注。该男子因驾驶电动车与共享单车相撞后晕倒在地,危急时刻,张颂文与多位热心市民,以及及时赶到的交警和医护人员,共同完成一场善意的接力救援。11月12日,媒体记者从当地获悉,针对这一义举,韶关市武江区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表示,评定程序已经启动,调查确认后有望进行表彰。
这场没有剧本的街头救助,温暖了众人的心,而武江区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开展的调查,更像是给这份善意递上了一把“保护伞”。
这些年总有人说“不敢扶”,怕惹上麻烦,怕做了好事还受委屈。这次调查不仅要确认张颂文的行为,还要摸清“参与人员情况”——这意味着那些没留名的路人,他们的善意也会被看见、被认可。评定委员会的这份调查,是在用行动告诉大家:你伸的手,有人记着;你担的心,有制度兜着。这种回应,能慢慢打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的冷漠,让更多人下次遇到事时,敢伸出援手。
有人说,街头的救助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勇敢”,而是一群人的善意共鸣。张颂文和路人的手,加上制度伸出的“保护手”,才让这件事变得更暖。我们不用把救人者捧成“完美偶像”,也不用苛求每个人都成“英雄”,只要知道:遇到有人需要帮助时,不要顾忌太多,而是要勇敢地上前搭把手;而这份搭把手的善意,也不会被辜负。当制度愿意为善意“站台”,当更多人愿意为需要帮助的人停下脚步,伸出援手,这样的情景,才是我们最想看到的。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