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张雨
17日,2025天府书展正式开幕。今年书展的一大亮点是首次打破展馆边界,把分展场启动仪式搬进凉山建昌古城、宜宾李庄古镇等地,又在武侯祠、阆中古城等热门景点设立地标书市,将阅读场景嵌入旅游景区,推动“阅读之美”与“文旅之美”深度交融。
“锦江夜市连三鼓,石室书斋彻五更”,书卷气与烟火气共生,自古就是四川文化独特风貌。本届天府书展将书展“搬进”景区的系列创新,不是简单叠加文化标签,而是深度挖掘巴蜀文化深厚底蕴与四川文旅独特魅力,让读者在书香中品味四川之韵,进一步深化对“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的认同。
书展“搬进”景区,让诗与远方内涵更丰富。这里的“诗”不仅是山水意境,也是历史文脉;“远方”不仅是地理距离,更是精神世界的拓展。散落在各景区的书籍如同隐形文化使者,将文物古迹、自然风光与人文温度、思想厚度相联,凝练成当地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和多彩人文之韵。把书展融入旅游,旅游服务范围得到拓展,还能提升旅行体验,有效挖掘新群体提升客流,文旅两个产业将碰撞出新的火花。
从文化传承角度看,书展“搬进”景区,巴蜀文化得以进一步“解码”。一本《蜀道遗韵》,可能成为旅行期间反复探寻的文化印记;一张三星堆主题的文旅藏书票,可能让游客在参观青铜器时更关注纹饰背后的祭祀缘由。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场景化阅读让抽象的文化概念具象化,使游客从观看风景进阶为理解文化,心灵在视野拓展中得到更多滋养、更多安放。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书展不仅将书展“搬进”景区,还联动武侯祠、金沙博物馆、宽窄巷子等文旅地标推出“作家导游日”,邀请阿来、杜阳林等作家围绕“书里书外的人生况味”展开对谈。比起导游讲解或机器介绍,作家化身导游,通过个性化的文学视角解读景点背后的历史脉络与人文精神,不仅进一步打破传播隔阂,更为游客提供更自主、更沉浸的文化体验。
当景点飘来书香,文旅融合便有了更生动的表达方式。当景区从观光地升级为文化场域,游客带走的不仅是一张照片、一段回忆,更是一份对地方文化的深刻记忆。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