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点论 王一理
若视流量为唯一标尺,价值观堤坝必将崩塌。
日前,郭美美的社交媒体账号因持续炒作炫富拜金宣扬不良价值观且以此变现,再次被封禁,为郭美美十年内第三次复出尝试画上了句号。
如果仅是单纯地日常分享,且财富来源合法正当,不过是通过秀奢华生活满足个人虚荣心,这本无可厚非。但这位从2011年就因“中国红十字会商务总经理”虚假身份和炫富成名的“初代网红”,从2015年因开设赌场罪入狱五年,到2021年因销售有毒减肥药再获刑两年半,依旧将其违法经历当成流量密码。炫富就是其流量生意,无论是前期进军娱乐圈还是后来做减肥药生意,终极目标都是——带货。而在经历了两度入狱和多次封号后,郭美美依然顽固地重走老路,上演着一出令人哭笑不得的当代“浮世绘”。
即便两次出狱后郭美美都曾表态“后悔”,但其行动却实诚地出卖了自己——2023年复出后迅速重拾炫富老套路,高调晒出豪车博取关注,妄图延续“不良价值观换流量”的老套模式。“屡教不改”的背后,不仅是对流量逻辑的病态依赖,更是对社会规则的轻视傲慢。
郭美美用虚荣和财富垒起一座高塔,当她在塔顶尽情炫耀时,殊不知塔基已然碎裂,崩塌只在顷刻之间。她的人生轨迹始终缠绕着“流量崇拜”与“底线漠视”。追求美好生活本无过错,但任何突破法律框架的捷径,终将自食其果,通向深渊。
哲学家西美尔曾言,金钱是通往最终价值的桥梁,但人不能栖居在桥上。当“纯狱风”成为网红谈资,当“黑红也是红”被默认为生存法则,其个人悲剧已然埋下伏笔。这场荒诞剧落幕时,留下的思考才刚刚开始。拜金主义一旦泛滥,产生的不良示范不容小觑。
郭美美复出即封禁的结局,更彰显了公众与平台对不良价值观的“零容忍”。网络绝非法外之地,公众人物的身份意味着背负更多责任。郭美美炫富复出路断,也再一次警示人们:流量是公众赋予的信任,而非突破底线的资本。戏剧化的展示、空洞化的价值,终究只是一袭华美的袍,下面却长满了虱子。
网红想靠“炫富”来致富,对不起,此路不通。及时叫停劣迹网红的复出路,既需平台坚守审核底线,更需制度形成长效震慑。唯有如此,才能让流量回归正向价值轨道,让网络空间正本清源。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