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点论 贾知若
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现实投影。
在南昌办张电话卡,据媒体记者实测移动、联通和电信在多个城市的线下营业厅办卡业务,发现审核标准差异显著——有些城市的营业厅仅要求本人带身份证出席即可办卡,有些则要求提供“无犯罪证明”“工作证明”或“银行流水”中的一项,更有甚者,要求预存500至1000元话费、审核本人房产证或营业执照……
“顾客就是上帝”,这是舶来的服务业口号,现实中,“上帝”却难免成为左右为难的羔羊。一张小小SIM卡办卡要求如此之多,缘何?据营业厅工作人员称,是反诈工作要求,但具体出自哪一条规定,回应又模糊之至。
首先,这透露出服务业亦有“懒政”思维——工信部多年前即下发“一证五号”细则,明确“现场核验身份证即办”,前后映照之下,不令人费解?诚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运营商负有“实名核验”义务,但法律从未授权其将刑事记录、房产状况、银行流水列为开户要件。看似作为,实则不为,这就是“办卡难”的本质。
其次,电诈分子不会把“犯罪”写在脸上,这是基本常识。至于“银行流水”一项,有网友机智地反问:是不是“流水”多了,接到的诈骗电话就更多?而预存高额话费,相当于拒绝了低收入群体,若办张电话卡也要出现“阶层化”,这显然与便民初衷相悖。
再者,运营商固然可以有“自选动作”,但一切同样应该建立在“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之上。为办卡“设卡”并层层加码,堪比“跨省不同法”,这是背道而驰。而建立风险识别机制,对低风险用户减少门槛,对高风险用户加强审查——这才是解决之道。
最新消息,江西省通信管理局11月4日发布情况通报:已责成相关企业全面开展排查整改,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顾客的个人尊严(或隐私)需要维护,法治的底线需要守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让办手机卡回归“现场核验身份证即办”的常态,都刻不容缓。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