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薛维睿 川观新闻成都观察 杨柳
一幅刚刚落笔的汽车草图,在两分钟内“驶”出纸面,在屏幕上化作栩栩如生的3D产品模型——当显示技术遇上人工智能,边界被再次打破。11月3日,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成都开幕,以“好屏如潮,成就大产业”为思路的创新成果体验区,汇聚来自京东方、维信诺、长虹等48家国内外企业的创新产品和场景。
“显示无处不在,AI点靓视界”的大会主题,被具象化为一个个可触可感的智慧场景。在这里,不仅能看到最精彩的屏幕,更能感受显示技术如何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重塑我们的生活与生产。
创新成果体验区
显示+AI,解锁千行百业新场景
人工智能的“智能性”需要通过具象化的交互界面触达用户,而新型显示技术凭借其高清化、柔性化、场景化特性,成为人工智能最关键的“表达窗口”,解锁千行百业新场景。
在京东方展台,一台看似普通的一体机前围满了好奇的观众。现场工作人员用一支“智慧笔”进行演示:“它不仅支持常规的投屏书写,更融合了强大的AI能力。”当工作人员在一旁的速绘本书写下一个主题,勾选“数字人演讲”功能,大屏幕上生成了一份条理清晰的演讲稿,并由一个数字人形象进行声情并茂地发表。
“我们设想未来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数字分身,代你出席远程会议并进行演讲。”工作人员补充道,“还有‘一句话生成PPT’功能,只需写下大纲,AI就能快速生成图文并茂的PPT并传至手机,极大地提升了办公效率。”
一体机不仅展示出AI在办公领域的智慧,也在工业设计上创新突破。一位技术人员在现场画出一辆汽车草图,点击一键AI按钮,草图迅速在屏幕上实现了立体化渲染和呈现。“传统工业设计出一个模型给客户看可能需要三天,而我们这个系统,从草绘到3D立体呈现,只需两分钟。”
创新成果体验区
显示不仅是AI的“表达窗口”,更是其实现沉浸式交互的关键。在深圳光子晶体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副总经理赵伟华刚送走一波客商。他带来的“光子透明显示屏”解决方案,同样融合了AI技术。
“这是一张柔性的光学薄膜,它能反射投影机光线,同时让环境光自然透过,使任何玻璃表面都变成一块透明高清的显示屏。”赵伟华拿起一片薄膜介绍,“比如贴在汽车玻璃上,前挡风玻璃就能变身显示导航信息的巨幕,打造真正的‘汽车第三空间’。”
他进一步描绘了与AI结合的文旅场景:“想象一下,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表面应用了我们的透明屏。结合AI技术,游客不仅可以观看,还能与由AI生成的文物IP形象进行智能语音对话,改变传统的观展体验。”展会刚过半,他的名片就已发完,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显示产业正在进入‘AI+泛显示’的融合发展新周期。”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看来,人工智能正在加速与显示产业融合,推动显示产业从单一的硬件制造向智慧终端、场景生态升级。
创新成果体验区
“四川造”云集,显示力量闪耀主场
在汇聚全球精品的体验区内,“四川造”产品也凭借硬核科技与创新应用崭露头角。
在长虹展位,一款百寸“治愈系AI TV”吸引嘉宾驻足。“电视两侧新增的AI光翼功能,能根据居家氛围或播放内容调节光线,营造舒适氛围感。”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电视中心培训经理邓晓彤介绍,除了颜值,其搭载的AI芯片更在护眼和色彩还原上实现了突破,“它能一键过滤有害蓝紫光,同时最大限度还原真实色彩,让你看到的世界更接近肉眼所见。”
观影操作也更加便捷。“播放昨天看过的电影”“王宝强在机场喝牛奶的是哪部电影”……只需一句话,AI就能精准搜索并直达内容,让电视真正“听懂”人话。
在产业链上游,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AI检测设备,为“一块好屏”的品控保驾护航。公司品宣主管周禹彤指着一台面向Mini LED外观检测的设备介绍,“这是在灯珠封装前的‘炉前’检测步骤。如果封装后发现问题,返工需要60秒,而在炉前,我们只用8秒就能检出问题,极大避免了后续损失。”
创新成果体验区
这款搭载了“主动学习AI”算法的检测设备,能精准识别灯珠的偏位、气泡、异物等微米级缺陷。“目前已在某头部显示屏厂商的Mini LED产线应用,漏检率降至万分之一,产线直通率从行业普遍的65%提升至80%以上,修复效率提升40%。”周禹彤表示,公司正计划将这套覆盖整套产线的检测方案大规模推向市场。
而成都星蓝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则用科技为历史文化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一个古色古香的模拟戏台上,Q版历史人物正通过全息裸眼3D技术悬浮空中,悠然弹琴。市场经理李加泉说:“这是我们的旋转成像专利技术,通过设备的高速旋转以及视觉暂留原理形成立体图像,无需佩戴任何设备,户外也能实现8K级高清显示。”
这项“成都造”的独门技术已在武侯祠等景区应用。“这次参展收获了很多合作意向,希望这项技术能更好地赋能文旅,助力四川乃至全国的文化传播。”李加泉说。
体验区里的“蓉字号”产品,展现了成都在新型显示领域的创新能力。目前,成都已打造了涵盖LCD、OLED、Micro-LED三大主流面板以及激光显示、电子纸、全息显示等N个特色产品体系。近三年,成都显示企业申请专利超2万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达8000余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