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新闻两点论丨全网追更的“荒野求生”,流量之下别变成网红跳板

新闻两点论 罗敏

厌倦了剧本频现的明星真人秀,不按套路出牌的素人荒野求生戳中人心。

“林北早起飙歌返祖”“冷美人精神状态绝了”“文车车瘦成韩系欧巴”……11月4日,赛程来到第27天,张家界荒野求生挑战赛如剧集般看点不断。主办方和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该赛事全网话题点击超10亿。赛事火了,说明其戳中了咱们当代人想亲近自然、释放压力的心思。它就是个没剧本的“情绪出口”,那些真实瞬间,成了治愈都市焦虑的良药。

赛事能破圈,核心就两个字:真实。82%的观众是25到40岁的职场人,从文车车的瘦身日记里找减肥动力,在张博林当“野人”的疯癫名场面里得到放松与快乐。现实滤镜内容太多,这种不完美的鲜活劲儿,正好满足了大家对真诚的渴求,围观赛事成了低成本的“精神逃离”。只是,这份真诚别变成“网红跳板”的触点。

它的开创性,还在于形成了一套好玩的传播闭环。“拆家乌龙”的片段刷遍社交圈,姚姚的“荒野精致学”让人忍不住点赞;四川宜宾文旅借着张博林“家乡人”的名头,推出轻探险路线;成都中医药大学也借着选手用药的场景,科普野菜知识。流量没浪费在赛场里,变成了大家都能享的红利。但这份红利能不能留住,全看能不能守住不搞网红套路的初心。

狂欢背后,两条底线绝不能松——安全和真诚。山林里极端环境的风险,连续下雨导致冻伤,身体缺盐反应显现……随着赛事进入下半程,选手面临的考验加码。更要警惕的是,赛事一火,选手们的商业邀约来了。要是“荒野体验”变成“网红带货前奏”,那些真实瞬间被刻意演出来,赛事的治愈感恐怕就全没了。

尤其主办方说第三季已经在筹备,奖金还翻番到50万,面对与金钱的博弈,更得保持清醒。如若高额奖金逼得选手为了博眼球刻意制造冲突、卖惨,抑或主办方为了流量把素人成长变成“打造网红人设”,这赛事就从“精神食粮”变成“网红流水线”了。

对选手来说,得记住参赛是为了挑战自我,不是造人设;对主办方来说,安全保障要做足,别一门心思追流量。毕竟,大家喜欢这场荒野狂欢,不是冲网红光环来的,是被普通人在绝境里坚守本真的力量打动。只有守住底线,不掉入网红跳板的窠臼,赛事才能与荒野热度相生相伴,完美“求生”。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