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新闻两点论丨从夜间领证到成家“红包” 政府越来越懂年轻人的浪漫

新闻两点论 高昊焜

11月3日,上海黄浦区民政局与INS新乐园联手,推出“夜间结婚颁证体验项目”,将婚姻登记服务搬进年轻人聚集的潮流地标,打造充满仪式感与时尚气息的领证体验。无独有偶,浙江杭州、山西吕梁等地此前也陆续推出结婚消费券、奖励资金等,为新人提供数百元至千余元不等的婚庆“红包”。

结婚是值得期待的人生时刻,从“夜间仪式”到“甜蜜补贴”,各地新政释放出暖心善意。上海黄浦瞄准年轻人“没时间”“重体验”的需求,把登记服务延伸到晚上、搬进商圈、融入潮流文化;浙江杭州、山西吕梁等地拿出真金白银,有的给消费券、有的直接发现金,给结婚登记的年轻人添喜气、送祝福。这些都是主动“走出去”,在时间、空间、内容上打破传统公共服务边界,让结婚不再是“赶早排队填表格”,多了份契合年轻人需求的浪漫与从容。

这些举措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政府不只是鼓励结婚,更在努力营造一个让年轻人“敢结婚、愿生育、能养育”的社会环境。正如绍兴柯桥区在微信公众号“柯桥发布”中指出,结婚消费券并非孤立政策,而是与后续的育儿补贴、托育服务等形成闭环,系统性地减轻年轻人在婚恋、生育、养育等方面的综合压力。上海黄浦的夜间颁证通过与电音节联动、提供专属管家服务等方式,强化婚姻登记的“仪式感”与“归属感”,提升年轻人对婚姻的认同与期待。

当然,政策落地也需要持续优化。无论是消费券的发放机制、使用范围,还是夜间登记的预约名额、服务体验,都需在实践中不断调整,避免“形式大于内容”“热闹难持续”的问题。只有真正站在新人角度思考,才能让政策不仅“出圈”,更能“入心”,把事办好、让实惠落地。

总体而言,多地的探索形式各异,却共同指向一个清晰的方向:政府正以更细腻、更贴近年轻人的方式,推动婚恋服务从“行政化”走向“人性化”,从“流程化”走向“体验化”。结婚不再只是一纸证书,而是可以被温暖设计的人生体验。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会有更多地方加入这场“甜蜜改革”,让结婚真正成为一件轻松、美好的事。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