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新闻两点论丨“电子黄历”走红,别让焦虑成圈钱工具

新闻两点论 牟津雨

“穿错颜色心慌,未看宜忌却步”,据《法治日报》报道,有一类自称“电子黄历”的博主迅速走红。进一步调查却发现,不少博主的真实目的在于卖货。当下,一些人热衷于玄学消费。可是,看似能缓解焦虑的“心灵解药”,却藏着圈钱的套路。所谓“玄学预言”,本质是心理学在起作用。

黄历作为历法与民俗知识的一部分,对其合理的解读可以促进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增强文化认同感。但不少“电子黄历”博主打着“解读传统”旗号,却将“危日”曲解为“危险之日”,无视其“危而后安”的民俗本义。更隐蔽的是变现套路:进群需加企业微信,定制“五行壁纸”要“随喜”付费,不同生辰却收到相同壁纸;“破霉运”需要购买“山鬼花钱挂件”“开运手串”等“改运”商品。

“电子黄历”能火,核心还是戳中了当下人的“焦虑软肋”。在各式各样的压力下,不少人“乱了方寸”,又找不到明确的解压出口,就想靠玄学求个“确定性”。心理学中的“安慰剂效应”由此显现:相信吉日暗示的人决策满意度提升35%,却不知这些所谓的“效果”,不过是心理暗示的作用。而“穿错颜色必倒霉”的暗示,则催生“自证预言”:将日常不顺归咎于未遵“指引”,反而加剧焦虑。

面对这一乱象,多方协同治理已刻不容缓。监管要主动严打涉嫌诈骗的“大师”,平台要切实承担管理责任,把好入驻审核关。最关键的是,政府、企业和各级社会组织要携起手来,关心大众心理健康,通过正确引导、关心关爱,让大家合理缓解焦虑。

归根结底,看黄历只是作为参考,盲听盲信只会让人陷入困境。玄学不能解决焦虑,面对生活,不如相信自己,踏踏实实过好当下每一天。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