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张立峰
防不胜防!前有入住海景民宿、长时间拍摄军事码头内军舰动态的间谍,后有踏入田间地头、对我国种子起了歹念的间谍。11月3日,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公布最新案例:某境外间谍机关以高额经济报酬为诱惑,意图与境内人员朱某某及其公司建立所谓“合作”关系,以“合作制种”名义长期向其购买亲本种子。最终,朱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其余17名涉案对象被处以不同程度行政处罚。
亲本种子,一般指第一代用于杂交实验的种子,其留种不会产生性状分离、影响产量,是我国粮食安全领域重要的种质资源,是严禁向外出售的农业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对种质资源享有主权,任何单位或个人向境外提供种质资源或者与境外机构、个人开展合作研究利用种质资源的,应当报国务院、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批准并同时提交国家共享惠益方案。在这起案件中,朱某某身为国内某农业科技公司的总经理,仅为了牟利,就对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要求来者不拒。为了拉拢客户,为了开拓市场,朱某某私下将我国禁止出口的杂交水稻亲本种子提供给对方进行试种,经过试种后还供对方选择,甚至还主动大量出口被间谍选择的亲本种子,朱某某的行为已经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这一次国家安全机关迅速出击,斩断境外伸向我国种质资源的窃密“黑手”,有力防范、制止了粮食安全领域泄密风险隐患。但这一次案件也给了我们警醒:间谍无处不在、防不胜防。近年来,我国加快种质资源发掘利用,研发应用关键技术,已经培育了一大批优质稻米品种。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也没闲着,悄悄深入我国田间地头,违法获取我国大豆、玉米、水稻种子等农作物基因数据,相关报道已不是头一次了。间谍对我国粮食领域的渗透力度越是加大,就越需要更多人站出来,与有关部门一道,依法防范,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都是有效方法。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