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对田里有“鬼”,得心中有弦

某境外间谍机关以高额经济报酬为诱饵,与境内人员勾连获取亲本种子;某国领馆人员带队多次前往我国某省重要农业产区,违规探查搜集某农作物产量和储备情况……近日,国家安全部发文提醒,境外谍报机关对我国粮食领域的渗透力度正不断加大,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对种质资源实施保护为国际惯例。以亲本种子为例,一般指第一代用于杂交实验的种子,其凝聚着巨大科研成本和心血,是我国严禁对外出售的农业资源。间谍想非法窃取,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权益。此外,境外势力还可能通过逆向研究来破坏高产优势,若涉及农作物基因层面,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及时斩断田间窃密的黑手,也是端牢饭碗的重要一环。

提到间谍出没,多数人最先想到的或许还是军事等硬核领域,但“田里有鬼”的真实案例,以及前段时间,国家安全机关公开的美国对“北京时间”实施的重大网络攻击案,都提醒我们,暗流汹涌其实无处不在。除国家安全传统领域外,关乎国计民生和未来发展的能源、粮食以及气象等均已成为境外谍报机关的窃密重点。此外,在互联网无远弗届、国际交往交流日益密切的当下,间谍活动的主体更加复杂、目标更加多元、手法更加隐蔽——网络交友、同好交流可能是陷阱,学术研讨、咨询调研亦可能是圈套,需要时时刻刻心中有弦。

必须看到,境外敌对势力从未停止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反间谍斗争形势也更加严峻复杂。近年来,我们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完善法律、机制等方面的保障举措。同时,反间谍工作不是相关部门的“单打独斗”,而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人人参与、全民共担。其中首要一点就是提高安全意识,对各类把戏心中有数、主动痛击,让背后黑手无处遁形。

“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安稳的国家。”家事国事天下事,共同构筑起维护国家利益的安全网,也是在守护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