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四川日报社论:确保四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会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锚定新的奋斗目标,为四川未来五年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明确了实践路径,对于不断开创治蜀兴川事业发展新局面,确保四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就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两步走”战略安排,其中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通过实施“十四五”至“十六五”三个五年规划完成。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走好全国一盘棋。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特别是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亲临四川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赋予打造“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使命任务,为四川现代化建设定向领航。五年来,省委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迈出坚实步伐、呈现崭新气象。“十四五”时期的坚实成就,为接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打下坚实基础。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四川塑造发展新动能、形成竞争新优势的重要窗口期,承前启后、意义非凡。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农业大省,四川具有持续向好发展的潜力和空间。特别是一系列国家战略在四川交汇叠加,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战略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布局落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但也要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四川最大省情,需要四川抓住“十五五”这一时间窗口,进一步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解决一些长期制约四川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建设中心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奋力开创四川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使命在肩,责无旁贷。四川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担负着服务国家全局的战略使命。“十五五”时期,四川要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重任,打造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重要引擎,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增强国家战略腹地支撑功能。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之举,对四川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牵引带动作用,必须坚定推动国家战略在四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纲举目张,笃行实干。扎实做好“十五五”时期各项工作,推动事关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对于确保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省委发展战略和一系列重大部署是基于对省情实际的科学把握、深入研究而提出的,切中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和关键要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必须聚精会神抓发展,必须用心用情惠民生,必须坚守底线保安全,持续用力、一以贯之抓下去。要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办好四川的事情,关键在党,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凝聚起全省上下干事创业、创新创造的磅礴力量。

奋楫扬帆建新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挺膺担当、拼搏实干”的精气神和“跳起摸高、加压奋进”的行动力,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发展业绩,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