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攀枝花发布“科创发展十条措施”和“人才兴市二十条”

川观新闻记者 兰楠/文 川观新闻攀枝花观察 湛璐霜/图

初冬的攀枝花,因一场大会显得暖意融融、炽热昂扬——

11月25日,攀枝花市举行创新与人才发展大会。会上,发布了《攀枝花市关于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十条措施》和《攀枝花人才兴市二十条(试行)》等。针对科技优市方面,提出聚焦创新全周期、产业全链条以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一次性奖励最高可达1000万元。针对人才兴市方面,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给予对攀枝花产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最高100万元奖励。

科技优市——

攀枝花明确,着重抓好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服务增效、特色园区建设、创新体制机制5方面工作。强化天府金江实验室建设、高校院所创新动能汇聚、创新企业培育壮大、创新平台质效提升,每年培育10个企业主体的研发机构;聚焦建圈强链部署实施五大科技专项,每年实施10项“从1到10”的攻关项目;建好供需对接、中试研发和应用场景体系,每年实施10项“从10到100”的转化项目……

“科创发展十条措施”提出, 支持创新平台,重点支持新获批和年度评价优秀的创新平台,一次性奖励最高1000万元,年度项目经费最高200万元。支持科技攻关,对国省级项目、创新联合体“9圈21链”攻关项目和国省科技奖配套,最高200万元。支持企业主体,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种子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奖励,最高50万元;企业研发投入奖励最高200万元。支持成果转化,对科研人员带科技成果在攀创办领办企业一次性奖励最高100万元。对国省中试平台和中试项目、省级及以上应用场景配套最高500万元。支持科技服务,对国省级科技服务业企业和为本市企业服务的机构,年度奖励最高30万元。

人才兴市——

攀枝花明确,要紧扣人才工作“引、育、用、识、留”5个环节,健全完善“人才兴市”政策体系,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

在人才引进上,突出高端紧缺。定期发布《攀枝花市产业、项目、人才“三张图谱”》,完善“三招三引”机制,实施省直部门挂职一批、大院大企调任一批、重点高校招引一批“三个一批”举措。对成功引进高层次产业人才(团队)的中介机构给予最高10万元/人的引才奖励,对新引进的国家级领军人才发放最高150万元/人的安家补助。

在人才培养上,突出精准聚力。聚焦钒钛钢铁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研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创新平台支持政策,并给予最高200万元平台建设资助;对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领域设置特色专业的本地高校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专业建设补贴。

在人才使用上,突出产才融合。围绕“9圈21链”重点产业领域人才需求,每年向园区单列不低于20%的市级人才计划专项指标,对新引进入驻园区的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院所,给予最高50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

在人才评价上,突出务实有效。建立特殊产业人才“一事一议”评价办法,鼓励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自主开展职称评审。以市场为导向,给予对攀枝花产业发展,特别是对“9圈21链”延链、补链、强链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最高100万元奖励。

在人才服务上,突出“免申即享”。建立人才服务数字化体系,推动人才信息与政策条件自动、精准匹配,符合条件人才无需主动提出申请即可享受相关政策和服务,推动“人才找政策”向“政策、资金、服务找人才”转变,逐步实现人才政策“免申即享”。

首批中试研发平台授牌——

大会现场,攀枝花首批7个中试研发平台正式获得授牌。这些平台聚焦钒钛、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将有力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钒钛磁铁矿矿物精细分离中试研发平台:依托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形成了日处理3吨的矿物磨矿—磁选—重选—浮选联合中试能力。

高强汽车钢中试研发平台:依托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具备热冲压、点焊等全流程服务能力,助推汽车用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钒钛耐磨旋切钢球中试研究平台:由美利林钒钛新材料股份公司建设,通过材质升级与工艺优化,提升旋切钢球生产效率,推动钒钛产业链发展。

磷酸(锰)铁锂中试研发平台:由当升蜀道(攀枝花)新材料有限公司投建,具备年产千吨新能源正极材料的完整中试能力。

增材再制造先进材料中试研发平台:依托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激光智能增材再制造、等离子智能增材再制造、埋弧堆焊等5条增材再制造材料智能化应用示范线,填补西南地区大规格复杂部件再制造空白。

特种钛白中试研发平台:由正源科技公司建设,具备特种钛白全流程开发及中试熟化条件。

现代农业节水工程技术中试研发平台:依托四川中隆泰建设有限公司,年中试生产内镶式滴灌管3000万米,各种产品2000吨,服务智能节水工程。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