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李向雨
翻晒、罐装、包装、检验……11月12日,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安德镇“中国川菜产业园区”内的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一片繁忙。行业规模最大的阳光晒场上,700余根条池整齐排列,传统区域中4000多口酱缸鳞次栉比,空气中弥漫着醇厚酱香,工人们穿梭其间,熟练翻晒,构成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生产图景。
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安德镇“中国川菜产业园区”内的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翻晒豆瓣酱。
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安德镇“中国川菜产业园区”内的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翻晒豆瓣酱。
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安德镇“中国川菜产业园区”内的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翻晒豆瓣酱。
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安德镇“中国川菜产业园区”内的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翻晒豆瓣酱。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都“城市名片”,郫县豆瓣已有三百余年历史,长期以来主要作为厨房调味品使用。然而今年,一场风味实验悄然开启。
鹃城郫县豆瓣研发团队开启跨界创新,采用“喷雾瞬时干燥+超微粉碎”技术,将半固态年份郫县豆瓣制成粉末,在保留其酱香、咸鲜、微辣风味的同时,最大化锁住营养成分。经过与咖啡的反复配比试验,团队最终实现了味觉的“黄金平衡”。
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的翰林茶咖,工作人员把鹃城牌郫县豆瓣利用“喷雾瞬时干燥技术”萃取的粉末制作出来的“豆瓣咖啡”。
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的翰林茶咖,工作人员把鹃城牌郫县豆瓣利用“喷雾瞬时干燥技术”萃取的粉末制作“豆瓣咖啡”。
今年10月中旬,豆瓣咖啡在郫都区唐昌镇翰林茶咖首发亮相,迅速成为年轻人的追捧对象,被咖啡爱好者称为“能喝的回锅肉”,一个月内销量突破千杯。黑杯红标的包装设计,将传统非遗与时尚咖啡文化巧妙融合。每一杯豆瓣咖啡,都是非遗年轻化表达的生动实践,是郫县豆瓣从“厨房调料”到“日常饮品”的身份跨越。
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的翰林茶咖,工作人员正在制作“豆瓣咖啡”。
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的翰林茶咖,工作人员把鹃城牌郫县豆瓣利用“喷雾瞬时干燥技术”萃取的粉末制作出来的“豆瓣咖啡”。
除了豆瓣咖啡,为响应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他们今年还推出了和豆瓣相关的一系列即食新品。目前,郫县豆瓣已香飘全球,远销美国、日本、荷兰、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摩洛哥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续传递着独具特色的“成都风味”。
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的翰林茶咖,“豆瓣咖啡”吸引游客前来选购品尝。
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安德镇“中国川菜产业园区”内的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翻晒豆瓣酱。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