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当清华大学遇见盐边乡土:一场“乡创赛”亮出乡村振兴金点子

川观新闻记者 兰楠 盐边县委宣传部供图

11月9日,2025清华大学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Hack18文化科技与乡村振兴分赛场(社会实践)暨清华大学“乡创+”三创人才培养计划第八期创业营在盐边县举办。

此次比赛以“科技+文化+乡创”为纽带。现场,六支清华学子团队带着比赛项目登台汇报,展开了一场激烈角逐。比赛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创意、交流学习、服务乡村的实践平台,也让一批扎根乡村实际、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乡创项目脱颖而出。

各团队项目紧紧围绕盐边的文化资源、特色产业和民生需求展开——有以傈僳族文化传承为核心构建对盐边未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计划将盐边百户村民的家,打造为承载刺绣、绷鼓、笮坊等非遗的“主题家庭美术馆”;有借助特色水果打造独一无二的芒果IP及文创生态;还有研发智能除草机器人,帮助盐边发展产业、降成本增收益。

最终,“追赶太阳的民族”团队的参赛项目《基于AI的傈僳族非遗纹样沉浸式交互系统》获得一等奖。该团队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傈僳族非遗纹样深度融合,通过沉浸式交互形式让古老非遗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为盐边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全新路径。据悉,11月末,在本次分赛场获胜的冠军团队还将继续参与2025年清华大学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决赛。

近年来,盐边县与清华大学的校地合作不断加深。盐边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校地双方从初步探索走向深度融合,收获了丰硕成果。盐边将倾注最大诚意、提供最优服务,让清华的智慧种子在盐边的沃土中生根发芽。期盼清华大学能深度聚焦盐边“大县小城、大工小农、大农小业”等独特县情,以智力的活水浇灌发展的根基,助力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题。

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盐边气候宜人、美食丰富、文化深厚,是一座充满阳光与活力的城市;生态本底优良,政策支持有力,是创业实践的理想沃土。清华大学将以此为契机,精准聚焦钒钛产业升级、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深化研究,务实推进校地合作。未来,校方将持续梳理合作清单,组织更多高层次人才团队参与盐边乡村风貌提升、科技赋能与人才共育,助力盐边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与智慧活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