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点论 罗敏
前有公开照片追“老赖”,现有公开照片找“爸爸”。
一觉醒来,韩国一些男人的天都塌了!韩国公益组织“解决抚养费的人们”发起人具本昌,近期在社交媒体公开韩菲混血儿童及其生父照片,协助约5万名被弃养的“Kopino”(韩菲混血儿代称)寻找失联父亲。这些孩子的韩国父亲多以游客身份短期停留菲律宾,生育后通过虚构住址、销毁联系痕迹等手段“人间蒸发”。
在菲律宾贫民窟,单亲母亲被迫承担占人均收入70%的育儿成本。民间组织曝光照片后出现戏剧性转折。多名失联七八年的父亲在72小时内主动联系子女并支付抚养费。韩国司法数据显示,跨国抚养费诉讼平均耗时3年,执行率不足40%。民间曝光之所以高效,正因击中弃养者“惧社死胜于惧法”的心理软肋,他们更在意韩国社交圈中的身份形象。
法律的传票十年难达,一张电子通缉令却让“渣男雷达”瞬间激活。“坏爸爸们”畏惧的不是法律制裁,而是被故乡社交圈识破人设,何其讽刺!
有人疾呼隐私权不容侵犯。韩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公开公民肖像需经授权,首尔法院近年已对多起类似民间曝光案处罚款,部分被曝光者向母亲发送律师函控诉侵权。在菲律宾母亲面对67%的跨国亲子诉讼驳回率(菲律宾司法部2024年报告),儿童因贫困延误治疗时,程序正义遭遇现实拷问。
这场由民间主导的“电子绞索行动”,解气吗?当然。或许对一些过于无耻的人,不能够太讲武德,就应该用这种“魔法打败魔法”的方式。但原始正义终非长久之计。韩国法院罚款民间组织的案例已达20余起,警示着私力救济的艰难。
真正的破局点在两国法庭之间架起强制执行的钢索,将签证权限与抚养义务锁死。毕竟,5万双混血眼睛在热带阳光下追问“爸爸去哪了”时,他们需要的不是网络猎巫的快意恩仇,而是一个永不消失的答案。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