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芷璐 川观新闻评论员 邓也
2025年“双11”大促购物高峰开启,叠加国补政策与平台满减优惠,本应成为消费者“薅羊毛”的黄金期,但部分消费者却陷入“合并付款比分开买更贵”的怪圈。多名消费者反映,在支付尾款时,将多件商品合并支付,总价竟比单买还贵。平台优惠规则的复杂性再次引发广泛质疑。
“奥数式优惠”历年都有,深受诟病却屡“骂”不止。这背后有其存在的原因。优惠的商家中,有一部分是真心实意让利促销,还有一部分是用“奥数式优惠”打掩护。其中的“猫腻”有的媒体都报道过,有的商家降价前先涨价,利用大数据“杀熟”;有的商家优惠规则朝令夕改,凑完“满减”反比原价贵;还有的商家的优惠价商品有质量问题,申请退款却被克扣定金。消费者都算“优惠”去了,反而忽视了关键问题。
总而言之,“奥数式优惠”是商家与平台试图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复杂的规则给消费者制造“占便宜”的假象,以此来掩饰自家的“虚假优惠”,甚至欺诈行为。层层套路之下,“双11”已逐渐变味,从当年“半价购”的狂欢,逐渐转变为考验消费者辨别能力的“闯关游戏”,一步一防、步步惊心。先涨后降的虚假优惠、朝令夕改的规则条款、难以兑现的退款承诺,这些操作看似能短期提升销量,却严重透支了消费者的信任。当人们发现 "薅羊毛" 变成 "被割韭菜",消费热情便会逐渐消退,最终损害的是“双11”的招牌和商家、平台的声誉,以及整个电商行业前景。
如果可以的话,请给予消费者简单易懂的优惠。网购本是轻松愉快的事,消费者需要的不是“烧脑博弈”,而是真金白银、明明白白的实惠。一些平台尝试的“一键价保”“直降到底”等简单模式,反而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这印证了“简单即是真诚”的消费逻辑。从这个角度来说,部分商家与平台应摒弃投机心理,将精力放在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上,用清晰透明的优惠方式吸引消费者,或许反而能够轻松达到销售预期,收获更多的关注与收藏。同时也希望广大消费者保持理性,用脚为诚心商家投票,拒绝为复杂规则买单,让那些“玩奥数”的商家自己算去吧。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