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张立峰
近日,春秋航空宣布启动“空嫂”专项招聘,引发网友热议。舆论大致聚焦在两个方面,一边为放宽招聘年龄限制、给那些因生育中断职业的女性打开了一扇门而喝彩,另一边则对将婚育状况作为招聘条件深感不适。
必须承认,此次招聘将年龄上限提至40岁,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过去数十年萦绕在空乘岗位上的“青春滤镜”,撕掉了空姐职业那种“年轻貌美”的固化标签。其实,既往的招聘标准,与早期空姐职业相对较少、要求较高有关。但随着时代发展,空姐招聘的年龄标准没有理由一成不变。因为,航空服务的本质是安全与温馨,当万米高空的客舱里,既有青春活力的“空姐”,也有沉稳细腻的“空嫂”,这种多样性本身,是对服务行业人才评价标准的一次务实回归。
当然,如果将“已婚已育”设为硬性门槛,确实值得商榷。真正的就业平等,应是不分婚否、无论育否,唯能力是举。春秋航空以“空嫂”之名行专项招聘,将“已婚已育”对应“空嫂”,看得出是意在区分“空嫂”与“空姐”,但在无形中筑起了新的身份壁垒。现代职场应该让每个个体都能以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获得评价,而非被简化为某个单一的身份标签。
往深了说,春秋航空的尝试,其意义不止于一次招聘政策的调整。在人口结构转变、鼓励生育的宏观背景下,如何为女性创造更为友好的职业环境,打通职业发展与生育责任之间的梗阻,已成为全社会必须直面的课题。企业探索更具包容性的用人机制,让女性不必在“母亲”与“职业人”身份间做非此即彼的艰难抉择,这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应对人才挑战的智慧之举。
乐见更多企业拆掉年龄框框,打破形象桎梏,让客舱服务因阅历而更显温度,因多元而更具魅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