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灵 川观新闻泸州观察 张其
“他的每一点进步,都牵动着全科室的心——成功撤离呼吸机时的轻舒一口气,多喝下一毫升奶时的满心欢喜,体重悄悄增长一克时的由衷欣慰……这些在外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变化,都是值得欢呼的胜利。”近日,在泸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曾经仅一斤七两的“掌心宝宝”小宝(化名),在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全体医护人员76个日夜的精准守护下,体重增至五斤,各项指标趋于稳定,顺利出院与家人团聚,为这个历经波折的家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时间回到今年9月,历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困扰与试管助孕的艰辛,市民刘丽(化名)满心期盼的孩子小宝却在26周+2天便仓促降临,850克的体重、仅比成人手掌略大的身形,让这个家庭的希望瞬间被阴霾笼罩。
“小宝属于超低出生体重儿,病情危重且变化迅速,但医学没有百分之百的承诺,我们能承诺的,是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陪他一起闯过每一道难关。”泸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陈亮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言语间满是坚定。为给小宝创造最安全的救治环境,他被迅速转入NICU专属救治单元:暖箱精准模拟母体内温湿度,医护人员操作前严格执行无菌流程,交流时放轻至耳语音量,所有细节都只为将外界对他脆弱身体的冲击降到最低,为后续治疗筑牢基础。
真正的挑战接踵而至。“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动脉高压、肺出血、颅内出血、凝血功能异常、严重感染……小宝的病历上累计出现31项危重症诊断,每一项都是危及生命的‘鬼门关’。”据新生儿科李嘉琳医生介绍,小宝入院时PCT指标远超正常范围,严重感染持续威胁着他的生命。面对复杂病情,该院NICU团队迅速制定个体化集束化治疗方案:从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到无创呼吸机、空氧混合仪吸氧,循序渐进呵护未成熟的肺功能;依据药敏结果精准调整用药,打响抗感染无声战役;通过PICC建立稳定“生命通道”,输注红细胞、血浆、白蛋白等,精细维持全身器官功能稳定。
“76个日夜的坚守与守护,终于换来了生命的奇迹。”李嘉琳回忆道,曾经的“掌心宝宝”,体重稳步增长至五斤,脸蛋变得圆润,四肢也渐渐有了肉感,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达到出院标准。
“超早产儿救治是对医院综合救治能力的严峻考验,涉及呼吸支持、感染控制、营养支持等多个关键环节。”在陈亮看来,此次850克超早产宝宝的成功救治,不仅体现了医院NICU团队的精准诊疗水平与人文关怀,更彰显了医院在危重新生儿救治领域的坚实实力。未来,医院还将持续精进技术、优化服务,为更多特殊患儿与家庭筑牢生命防线。(泸州市人民医院供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