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点论 张斌
近日,央视新闻曝光,“雍和福瑞旗舰店”电商刻意模仿官方页面设计,以“北京直发、假一赔四”为噱头,实则销售盗版天宫藻井冰箱贴,平台销量高达上万件,不少消费者受骗。文创“李鬼”不仅让消费者蒙受损失,更透支文化IP公信力,扼杀文化创新活力。
当前文创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界定难、取证难、监管难”三大痛点。界定难居其首。今年8月成都审理的熊猫玩具侵权案中,数十家商户因销售“抱竹熊猫”玩偶被诉,部分商户以“商品来源合法、已尽标注义务”为由辩解。法院经比对图形、动作等设计要素,最终认定被诉商品与原创构成“实质性相似”,凸显了确权维权的复杂性。
侵权形态亦在不断“升级”。如今不少文创仿冒已从简单复制转向“二创”改编,运营模式也从线下零散销售转为线上组织化运作,采用特定“话术”和营销策略,进一步加剧取证与监管的难度。
面对挑战,司法力量正为文创维权筑牢关键防线。成都锦江区法院在审理上述熊猫文创侵权案时,创新采用“源头疏导+诉中化解”模式,引导权利人直接向生产商追溯责任,实现“审理一案、化解一片”的效果。针对跨区域侵权难题,川渝两地法院共建协作机制,今年4月天府新区法院与重庆两江新区法院联合发布涉文创产业司法保护白皮书,推动司法协同保护。
维权不能仅依靠事后追责,前端预防与技术赋能同样关键。文创企业应主动运用区块链、时间戳等技术完整记录创作过程,形成不可篡改的证据链;作品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版权登记、商标注册或外观专利申请,为后续维权夯实基础。
平台责任在共治体系中尤为突出。当前电商平台普遍采取“宽松准入、依赖投诉”模式,对海量商品难以实现有效监管,导致侵权治理滞后。平台应主动联合司法部门建立IP溯源机制,加强对宣称“官方同款”商家的资质审核,设立便捷投诉通道,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变。
破解文创领域维权难题,亟需构建“政府监管、司法保护、平台负责、行业自律、创作者维权”五位一体的共治体系。唯有各方协同发力,让侵权者付出应有代价,才能为原创保驾护航,让文化创新活力充分涌动。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