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薛维睿
近日,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海信家电产业园内,两宗原本分散的工业用地完成整合,一栋崭新的12层综合楼拔地而起,一条智能化冰箱生产线也在加紧建设。这一项目建成投产后,工厂年总产值有望实现翻番,亩均产值提升117% 。
建设中的海信家电产业园
这是龙泉驿区以“土地合宗”为突破口的产业升级实践。2024年10月,龙泉驿区出台《优化工业项目合宗手续办理流程工作方案》,破解工业用地权属分割与规划不统一的痛点,建立土地合宗和规划许可“一次申请、同步推进”机制,以制度创新驱动空间重构。
以海信(成都)冰箱有限公司为例,作为海信集团西部唯一冰箱生产基地,该企业曾面临工业用地碎片化带来的多重挑战:地块间存在权属分割与闲置边角地,土地利用效率低;传统生产线产能受限,年产量长期徘徊在100万台左右,年产值约15亿元;分散地块规划指标不统一,制约了新项目落地,难以适应市场对高端冰箱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需求。
通过实施土地合宗,海信公司将总面积约259亩的两宗地块整合为一,消除了原有权属界线,形成统一规划、整体开发的有机用地。在合宗过程中,规划指标同步优化,重新核定整体容积率,为新建多层厂房及配套设施创造了条件,释放出双重升级动能。
一方面,空间功能实现复合,既保障工人职住平衡,又推动生产空间集约化、生活空间宜居化。另一方面,生产线智能化升级,依托整合后的土地资源,公司计划总投资约5亿元建设大冰箱智能化生产线,对标“灯塔工厂”标准,引入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物流系统及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全流程智能制造。
海信(成都)冰箱有限公司项目规划图
这一变革将带来显著效益。对企业而言,项目预计2025年底竣工投产,达产后大冰箱年产量将新增100万台,工厂年总产值有望突破30亿元,实现倍增。对地方经济而言,土地利用效益大幅提升,单位面积产值从改造前的每亩约580万元大幅提升至约1260万元,增幅高达117%。
此外,通过土地合宗和规划许可“一次申请、同步推进”机制,合宗规划条件出具时间从近1个月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批时限从近1个月压缩至15个工作日。
龙泉驿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政策通过流程再造打破行政壁垒,为存量用地释放潜能提供了制度性通道,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能级提升双赢。截至目前,已为4个项目、共计约3086亩零散工业地块办理合宗手续,有效盘活存量用地资源。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