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燚佳 川观新闻泸州观察 张其
近日,在泸州市古蔺县第四届猕猴桃丰收季产销对接会上,东新镇呐喊村家庭农场主王学相的笑容格外灿烂。“电商直播带火线上订单,线下展销聚拢人气,今年农场猕猴桃销售额直接突破100万元!”谈及丰收实绩,他难掩喜悦。
更让王学相惊喜的是,配套运营的农家乐同步迎来客流高峰,日均接待游客超500人次、营业额达2万元,“摘果体验+特色餐饮+乡村住宿”的三产融合模式,让这个丰收季“硕果满枝、收益翻倍”。
这份沉甸甸的收获背后,离不开一场“雪中送炭”的金融支持。时间回溯到今年4月,正值猕猴桃春管关键期,有机肥采购、大棚维护、用工薪酬等多项支出集中,而王学相此前在农行古蔺支行办理的19万元贷款即将到期,资金缺口让他愁眉不展。“春管耽误不得,一旦错过窗口期,全年收成都会受影响。”王学相的急难,被农行古蔺支行客户经理在常规回访中敏锐捕捉。
了解情况后,银行团队第一时间上门对接,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服务环节,仅用3个工作日便完成21万元续贷发放,精准填补资金缺口。这笔“及时雨”般的贷款,不仅让农场顺利完成春管,更支撑王学相升级采摘园基础设施、拓展乡村旅游业态,为丰收季的产销两旺筑牢了基础。
王学相的家庭农场走红后,更带动周边30多户农户抱团发展。在他的牵头下,农户们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统一化销售,今年全村猕猴桃销量超150万斤,每户平均增收6万元。小小的猕猴桃,如今已成为串联农户致富、激活乡村经济的“大产业”,绘就出“产业兴、农民富”的生动图景。
从春日的资金纾困到秋日的硕果盈枝,农行古蔺支行的金融活水,不仅滋养了单个主体的成长,更激活了乡村产业的联动效应,蹚出了“种植筑基+文旅赋能+农户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截至9月末,该行已累计发放“惠农e贷”3.78亿元,重点聚焦古蔺甜橙、山银花、猕猴桃、肉牛养殖、乡村商超等特色产业,为涉农主体提供全周期、精准化金融支持。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农行古蔺县支行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聚焦涉农主体生产经营需求,以更灵活的产品、更高效的服务、更精准的滴灌,让金融活水深度融入乡村产业发展各环节,为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注入持久而强劲的金融力量。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