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周观天下丨高市早苗首次接受日本国会质询:右倾加速,隐忧渐显

今天,“周观天下”又与您见面了。每周末与您相约,纵观天下大事!

首次接受日本国会质询,高市早苗显鲜明保守色彩


10月21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前排中)在东京的首相官邸率阁僚合影。图据新华社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4日至6日在国会两院就其此前发表的施政演说接受各党派质询,这是她就任首相后的首次国会质询。质询过程中,高市表现出的鲜明保守倾向、政策上的模糊矛盾、重用丑闻涉事者的人事安排,受到多个党派质疑。

日本媒体和专家认为,这次质询表明,在执政联盟处于国会两院“双少数”的背景下,高市的执政前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从施政演说到质询答辩,高市阐述的多项政策引发争议,日本媒体多以“保守色彩浓厚”概括其政策特点。

在安全领域,高市在施政演说中正式提出,将原定于2027财年实现的“防卫费占GDP(国内生产总值)2%”的目标提前至本财年内达成,并计划在2026年底前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三文件”。高市在国会质询答辩中还表示,将加快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的实施方针,取消对防卫装备出口的部分限制。

在外交方面,高市在近期多场外交活动中展示其以日美同盟为“外交安保基轴”的立场。有日本媒体批评她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交往中表现出强烈亲美姿态,她还被曝要提名特朗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在国会质询中说,如相关报道属实,就是“过度的恭维外交,轻率且失当”。

在“外国人政策”方面,高市提出将加快推进相关制度“规范化”,包括严格在留资格审查(即长期入境许可)、加强应对“过度旅游”、研究外国人土地取得制度等。尽管她强调这些措施“并非排外主义”,但自民党内部也担忧其政策过度偏向“管理与限制”,不利于日本人与外国人交往。

这次国会质询只是对高市的一次“模拟考试”,高市及其内阁很快将迎来两次真正考验:今年年底的本财年补充预算案审议,以及明年春季的2026财年初始预算案审议。

以色列15万民众集会纪念拉宾遇刺30周年


11月1日,以色列民众在特拉维夫市拉宾广场一带大规模集会,纪念前总理伊扎克·拉宾遇刺30周年(无人机照片)。图据新华社/路透

以色列民众11月1日晚在特拉维夫市拉宾广场一带大规模集会,纪念前总理伊扎克·拉宾遇刺30周年。一些发言者呼吁,以加沙地带停火为契机,实现和平,警惕“煽动性和极端民族主义”。

社交媒体视频和照片显示,大量与会者挥舞以色列国旗,举着“拉宾是对的”等标语,将拉宾广场及周边街道挤得水泄不通。现场挂有“对和平说是,对暴力说不”等横幅。活动组织方介绍,大约15万人参加集会。

有媒体认为,“拉宾是对的”这句话,在以方对加沙地带军事行动和国内社会严重撕裂的背景下广为流传,唤起人们对拉宾那句警告的记忆,即和平与安全不能仅靠武力实现。

以色列前总理、反对党“拥有未来”党领导人亚伊尔·拉皮德、反对党民主党领导人亚伊尔·戈兰、以色列国防军前总参谋长加迪·艾森科特、前外交部长齐皮·利夫尼、获释被扣押人员加迪·莫泽什等在集会上发表演讲。

莫泽什呼吁各方重新努力实现和平:死亡和丧亲之痛并非命运的安排。我们至少可以尝试与巴勒斯坦人、与叙利亚、与黎巴嫩达成协议,“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确保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经历战争。”

拉宾生前两度担任以色列总理和工党主席。他曾是以色列“鹰派”人物、战功卓著的将军,后来反思“以暴易暴”,出任总理后坚持“以土地换和平”政策,于1993年与时任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签署旨在实现以巴永久和平的《奥斯陆协议》。1995年11月4日,拉宾在特拉维夫参加一场和平集会后遭一名极右翼极端分子枪击,伤重不治,时年73岁。

特朗普为什么总爱跟南非较劲?


11月6日,在南非开普敦,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国民议会回答议员提问。图据新华社

继今年5月指责南非出现“针对白人的种族屠杀”后,美国总统特朗普11月5日再次对南非进行语言攻击,并重申他不会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约翰内斯堡峰会。他说,南非根本就不该在二十国集团里。“因为那里的状况太糟糕了。我不会去的。”按照此前公布的计划,美国副总统万斯将出席此次会议。

南非政府因2023年12月向国际法院起诉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种族灭绝而开罪美国。今年以来,两国关系一直紧张。

特朗普政府先是以南非颁布《征用法案》构成对白人“种族歧视”为由切断对南非援助,之后又驱逐了对特朗普发表批评言论的南非驻美大使。此外,特朗普政府还宣布将优先向因“种族歧视”受害的南非白人提供人道主义救济,其中包括通过“难民入境计划”接纳和安置他们。

5月12日,59名南非白人“难民”抵达美国。媒体记者当天在白宫问特朗普,美国政府为何优先接收南非白人而不是逃离饥荒和战争的难民来美国安家。特朗普称,这样做是因为“南非正在发生种族大屠杀”,“白人农场主正在被残忍地杀害,他们的土地正在被没收”。但他没有给出任何证据。

5月21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到访的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时突然展示一些视频和剪报,指责南非正出现“针对白人的种族屠杀”。在这场被美国媒体称为“伏击”的会见中,特朗普的举动导致拉马福萨大吃一惊。拉马福萨当场否认,并指出特朗普所谓南非白人正逃离暴力和“种族主义”法律的说法站不住脚。

美国国务院8月发布2024年度“国别人权报告”,指认南非人权状况“显著恶化”,称随着《征用法案》签署生效,南非朝着征用白人土地、进一步侵犯少数族裔迈出了“令人担忧的实质性一步”。对此,南非官员回应相关指控“毫无依据,与事实不符”。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的言论是其“胁迫外交”的一部分,是在借机操纵公众情绪,向南非政府施压,迫使其向美方“靠拢”。南非的土地改革不仅交织着殖民遗产清算、经济社会转型、国内政治斗争、化解种族仇恨等国内议题,也折射出全球秩序中的深层矛盾和权力博弈。

世界最大单一文明博物馆开馆


11月4日在埃及吉萨的大埃及博物馆法老图坦卡蒙展馆拍摄的法老的黄金面具。图据新华社

世界最大单一文明博物馆——大埃及博物馆11月1日正式开馆。数十个由各国元首、政府首脑、地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率领的官方代表团参加了当晚举行的开馆仪式。11月4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新落成的博物馆旨在取代位于开罗市中心的埃及博物馆,此次新馆展出的不少文物便是直接从旧馆搬运而来。此前,旧馆因“环境混乱、游览路线不清晰”等问题,屡屡被游客吐槽游览体验不佳。相比之下,新馆不仅运营逻辑更为清晰,还配套建设了会议中心、商业区、辅助教育设施,甚至专门开设了儿童馆以贴合不同群体需求。大埃及博物馆首席执行官戈内姆表示,新馆广泛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核心目的就是吸引新一代年轻游客。

由于1902年在开罗市中心建成的埃及博物馆在空间和功能上不能满足展览需求,大埃及博物馆的建造计划早在1992年便已提出,直到2005年才正式破土动工。埃及政府在开罗西南约5公里处的吉萨金字塔景区附近兴建它,后因资金、政治、疫情等挑战,历时20多年才建成开馆。

大埃及博物馆占地约50万平方米,馆藏文物超过10万件,首次完整集中展示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5992件随葬品,此外还展出修复后的胡夫太阳船、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巨像等文物。

大埃及博物馆的建设斥资约10亿美元,占地约50万平方米,规模约有70个足球场大。博物馆选址极具匠心,与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遥遥相望”,游客在馆内透过玻璃幕墙便能清晰望见远处的金字塔。有媒体认为,大埃及博物馆的开放还将促进国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以及流失文物的找回意愿。

旅游业是埃及支柱产业,2024年埃及旅游收入达到153亿美元,游客数量达到1570万人次。埃及政府今年计划吸引约1800万游客。业内人士认为,大埃及博物馆将成为埃及旅游业升级的“催化剂”,帮助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游客支出、延长逗留时间。

2032年才能完成!法国审计法院批卢浮宫安保升级缓慢


10月30日,一名安保人员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玻璃金字塔前值勤。图据新华社/路透

法国审计法院11月6日发布报告,批评卢浮宫博物馆安保系统升级工程进展缓慢,预计要到2032年才能完成。

这份报告评估了卢浮宫2018年至2024年的管理情况。报告说,卢浮宫2015年启动安全审计,发现馆内监控不足且应急准备不充分。截至2024年,卢浮宫仅有39%的房间安装了监控摄像头。然而,安保升级工程直到2024年年底才开始招标,“按照博物馆方面的说法,预计要到2032年才能完工”。

报告还批评卢浮宫管理层优先考虑“高调且吸引视线的项目”,却以牺牲博物馆的安保建设为代价。报告对卢浮宫提出10项建议,包括减少艺术品收购、提高门票价格和改造数字基础设施等。

法国审计法院院长皮埃尔·莫斯科维奇说,10月发生的劫案无疑是“振聋发聩的警钟”,卢浮宫有足够资金升级必要的安保系统,“现在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

10月19日,4名蒙面人来到卢浮宫外,分工配合操作升降装置,从建筑物外部阳台潜入室内,数分钟内劫走9件珠宝,后逃出卢浮宫。除一顶属于拿破仑三世皇后欧仁妮的皇冠被警方找到,其余8件藏品下落不明。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