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一株海棠的千年漂流


我是一株海棠,一株西府海棠。自古以来,我都是人们雅俗共赏的名花,大家亲切地称我为“花中神仙”。


11月4日,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在“万里海棠归 千年文脉传”的活动现场,在无数人关切的目光中,我被宜兴市郑重地交托给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万里海棠归 千年文脉传”活动现场。底伊乐/摄

这一刻,我知道,近千年的等待,终于圆满。我的故事,从眉山出发,和大文豪苏东坡有关。




启程


传说,我生于眉山,长于三苏祠。这里的灵气浸润着我的根脉,东坡先生的书声滋养着我的心灵。


公元1079年,他遭受弹劾被贬官远方,路过宜兴时,他在那里亲自栽种了一株西府海棠树。

我在宜兴的“家”。(官方供图)

因为,海棠是他一生的挚爱。


在宜兴和桥镇,那条弯弯曲曲的田埂路上,先生把我种在友人的庭前。从此,我的生命也跟随先生的人生轨迹,在异乡扎了根。

在异乡的无数个日夜,先生将他思乡的柔情与豁达的胸襟都寄托在了我的花枝上。他留下了“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的独到审美,也留下了“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痴情守护。

我的盛开时刻。(官方供图)

而我,也渐渐爱上了江南的烟雨朦胧,聆听着他与友人赋诗言欢。我,成了他在宜兴的另一个“知己”。离别后,他始终牵挂我,书信中总会问一句:“海棠无恙乎?”


我知道,他的这份挂念让我不再只是一株海棠,更成为一颗来自东坡文化的种子。我常常在风中遥望,望向西南。我知道,那里是我的精神原乡。




归家


时光流转至2024年11月,我听到了一个让我心潮澎湃的消息:眉山与宜兴约定,要送我回家。


我知道,回到先生老家的机会来了。


今年春天,眉山的园林专家专程来到宜兴,从我这900多岁的母株上,以高枝压条技术为我赋予了新的生命。

园林专家来到宜兴,以高枝压条技术为我赋予新的生命。(官方供图)

今天,宜兴的家人们不远万里,亲自护送我回到东坡老家。


从眉山出发,在浸润了江南的文气后,我终归眉山!我知道,这是一场生命繁殖的接力,也是一场文化传承的接力。


当我被小心翼翼地移植到三苏祠的海棠亭旁时,我格外激动。我看见了故乡的繁盛,看见了东坡先生的盘陀像,看见了三父子的智慧人生,也看见了海棠园里我的兄弟姐妹。

三苏祠博物馆海棠园里的“兄弟姐妹”。底伊乐/摄

我静静地打量着这片海棠园。听说,这里分布着百余株海棠,有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每到四五月,海棠花开,为三苏祠增添着独一份的韵味。从今以后,我也将同它们一起,守护着三苏祠的岁月,装点着故乡的秋冬春夏。


我看见有小朋友跑来为我浇水,认真地对我说:“你要快快长大。”


我听到身旁的游客说:“一株海棠连双城,千年文脉续新章。”

我在眉山的“家”。(官方供图)

我的归来,刷屏了眉山市民的朋友圈。


我知道,我的归来,不是为了单纯地追忆往昔。我的归来,是眉山宜兴两地赓续千年文脉、开创东坡文化交流与互动的美好愿景。


我是一种姿态,一种诚意,一种象征。这条文化的走廊,因为我,完成了一次闭环;也将因为我,续写出新的篇章。

川观新闻记者 底伊乐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