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引大济岷工程可研报告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

川观新闻记者 邵明亮

10月31日下午,川观新闻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上获悉,《四川省引大济岷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近日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标志着该工程前期工作取得关键突破和重大进展。

引大济岷,即引大渡河之水补济岷江流域。这是四川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线路最长的引水工程。工程位于四川西部,建设地点涉及甘孜州、雅安市和成都市,是四川水网主骨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从大渡河干流泸定水电站库区引水至成都平原,建设任务以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灌溉。

引大济岷工程总布置图。四川省水利厅提供

引大济岷工程直接和间接供水范围包括都江堰供水区和玉溪河供水区,涉及成都、德阳、眉山、资阳、绵阳、遂宁、内江、雅安共8市43县(市、区)。根据批复,设计水平年2040年、2050年,引大济岷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分别为13.89亿立方米和15.23亿立方米。

据悉,引大济岷工程输水线路总长为260.9千米,由总干线、南干线和北干线组成;总干线长133.3千米,渠首设计流量80立方米/秒,自西向东输水至成都市三坝水库库尾后分南、北干线;南干线长102.5千米,渠首设计流量48立方米/秒;北干线长25.1公里,渠首设计流量37立方米/秒。沿程利用水位落差设置3座动能回收电站,总装机容量38.8万千瓦;工程总工期96个月,估算总投资为5751883万元。

引大济岷工程沿途经过7条区域性断裂带及多个大型断层,需破解48项相关技术难题。在川西险峰二郎山,引水隧洞需贯穿山体,其中最大埋深2040米,高度相当于6座天府熊猫塔,是已知国内水利工程第二大深埋;还有全长40千米的莲花山隧洞,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长的引水隧洞;南干线管线长102.5千米,最大管径3.6米,为国内引调水项目已知输水压力最大的管道……

四川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引大济岷工程建成后,将新增灌面179万亩,改善灌面591万亩,供水人口3413万人;成都平原将形成以岷江为主、大渡河补充的双水源双通道供水格局,对优化成渝地区水资源配置、强化水安全保障、支撑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下一步,四川省水利厅将继续优化工程施工方案,加强工程地质勘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引大济岷工程建设;同时,严格督导项目法人单位结合实际做好工程开工各项准备工作,推动工程尽早开工建设和建成达效。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