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都江堰灌区东风渠总干渠今起断流整治,受影响区域将启动备用水源

川观新闻记者 邵明亮

10月25日,川观新闻记者从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获悉,根据都江堰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东风渠总干渠剩余工程整治攻坚工作安排,今日至11月25日期间,东风渠总干渠将断流保障渠道水下部分施工。

此次断流的渠道包括东风渠总干渠进水口枢纽3公里以下渠段及北干渠、东干渠、老南干渠、新南干渠、眉彭干渠等渠段,受影响的县(市、区)包括:成都市成华区、新都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金堂县,眉山市彭山区、东坡区、仁寿县以及四川天府新区。受此次断流整治影响的灌区工程包括龙泉山灌区、黑龙滩灌区以及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灌区等。

东风渠总干渠进水口枢纽。

断流整治期间,下游用水如何保障?

据悉,当前都江堰灌区已通过启动备用水源、实施区域转水等综合措施,构建多源互补的应急供水安全网,全力保障断流期间灌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用水不受影响。特别是针对成都市内受影响区域的应急供水保障,已采取多路径协同补水方案。

一方面是利用水库提前蓄水。自9月中旬起,都江堰灌区已有序启用龙池寺、天生堰等5座备用水库进行蓄纳;截至10月22日,上述备用水库已累计储备可利用水量超过1300万立方米。

此外,都江堰灌区还充分挖掘了渠道蓄水能力。自10月19日起,对相关渠道实施科学限流,并对关键节制闸进行封堵蓄水。截至10月23日23时,已通过东风渠总干渠、新南干渠、东干渠等渠道蓄存应急用水近130万立方米。

与此同时,区域供水一体化调度也是措施之一。目前,向成都市龙泉驿区供水的5条管道已成功接入成都市大管网,日供水能力达到38万吨,全面强化了区域供水“一盘棋”的统筹保障能力。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障下游灌区用水,自9月1日起,都江堰灌区已持续通过东风渠总干渠向沿线及下游区域输水约2亿立方米,充分满足断流期间的综合用水需求,形成了上下游统筹兼顾的水资源调度格局。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供图)

新闻多一点>>

东风渠灌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地,是全国第一大灌区——都江堰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风渠灌区设计灌面277.13万亩,实际有效灌面291.72万亩,控灌面积860万亩;直接管辖干渠16条,总长816公里,其中在干渠上取水的支渠有218条;主要承担向成都、眉山2市19个县(市、区)及四川天府新区输送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以及向龙泉山、黑龙滩两大水库灌区及毗河供水工程输水的任务。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