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落户非洲,简州大耳羊的“西游记”

川观新闻记者 文铭权

10月中旬,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乌干达南南合作三期项目从中国成都市引进的9只简州大耳羊种羊中的6只,运往最终交付目的地——姆巴拉拉地区一养殖农场。另外3只留在了该国国家动物遗传改良中心及数据库用于科研。

乌干达方接收简州大耳羊现场。

6月30日,这9只简州大耳羊种羊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出发,飞行近万公里,到达乌干达恩德培隔离场。

简州大耳羊抵达乌干达。

至此,我国自主培育肉用山羊品种首次出口告一段落,这将进一步助力乌干达畜牧业提质增效,提升四川种畜产业国际影响力。

成都简州大耳羊种羊远赴乌干达,经历了什么?它们全新的生活环境到底咋样?将给四川乃至中国农业技术“走出去”带来什么启示?近日,川观新闻记者多方采访。

简州大耳羊。

新“西游记”一波三折

6月23日一早,9只来自简阳市的优质简州大耳羊种羊就运送到天府机场国际货运区。没想到,在羊排队登机过程中,飞机货舱供氧设备临时出现故障。出发的日子只好推迟到6月30日,通过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机场转机,9只种羊7月1日上午抵达乌干达恩德培国际机场。

几乎同一时间,四川天地羊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天地羊公司”)国家执业兽医师、“羊保姆”陈蒋张抵达乌干达,并将与简州大耳羊朝夕相处2个月。

乌干达方接收简州大耳羊现场。

乌方官员及南南合作项目中乌专家在恩德培机场举行首批9只简州大耳羊种羊接收仪式。为迎接中国优质山羊种羊的到来,乌干达方面提前在机场附近的国家动物遗传改良中心及数据库新建隔离场。

按照合作协议,这批简州大耳羊种羊,在隔离点隔离检疫21天后,将运往乌西部姆巴拉拉区域农业发展研究所,供乌方开展品种改良、山羊育种等工作。

简州大耳羊在乌干达。

可7月24日情况突变:乌干达方面告知陈蒋张,这批种羊有一项检测指标呈阳性,存在疫情风险。

中方随后了解到,乌干达方面进行的是抗体检测,而这批种羊在出口前,按照我国出口检疫要求均打了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自然会产生抗体。

为此,项目执行团队先后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乌干达方面进行了5轮技术协商,并在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会议室与乌干达方面举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视频会议。

在中方要求下,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组成专家团队,重新确定检疫检测技术。重新检测结果表明,这批简州大耳羊种羊是健康和安全的。为确保万无一失,中乌双方一致同意延长隔离检疫时间。直到前不久,联合国粮农组织经乌干达农牧渔业部,向该国国家农业研究组织和国家动物遗传资源中心及数据库完成种羊交接。

乌干达对简州大耳羊开展检疫检测。

十年“磨”一剑

“从成都到乌干达,简州大耳羊走了整整10年。”天地羊公司总经理陈兰说,这期间历经波折。

2013年,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王永携手简阳市畜牧食品局,成功培育出简州大耳羊新品种,这是我国自主培育的第二个肉用山羊品种。

2015年,乌干达农牧渔业部代表团赴川考察时,只在天地羊公司作短暂参观,便一眼“相中”该品种。之后四川与乌干达双方便长期对接,谋求早日实现简州大耳羊种羊出口乌干达计划。但因之前并无成功案例可借鉴,以及活体运输等技术难题而搁浅。

2023年,峰回路转。

于当年启动的中国—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第三期,是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的延续,重点在水产养殖、水稻种植等领域深化合作。该项目是中乌建交60周年的重要成果,通过技术援助推动乌干达农业现代化,助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该项目计划拟从中国四川引进9只简州大耳羊种羊。

2024年4月和9月,乌干达时任总统高级顾问和乌干达农牧渔业部部长相继率团专访四川,到天地羊公司考察。

四川肉羊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强研究员,牵头组织多位团队岗位专家深度参与简州大耳羊种羊出口的技术支撑工作和两次考察活动,并多次对接全国畜牧总站、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通过主动协调,该计划最终争取到农业农村部政策层面的支持。“简州大耳羊种羊成功出口,是我省肉羊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的鲜活例证。”他说。

翻过“火焰山”,便是“桃花源”

在有“东非高原水乡”美誉的乌干达田野中,一群群山羊不时可见。中乌南南合作三期项目专家组负责人张小强介绍,乌干达70%农业人口依赖畜牧业增收,其中山羊养殖为其支柱产业。

“乌干达本地羊种体型普遍偏小,繁殖能力低。”张小强说,简州大耳羊在乌干达将发挥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优良、繁殖性能高、体格大等优势。

但是,简州大耳羊在乌干达也面临挑战。四川肉羊创新团队岗位专家,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副院长史海涛教授全程参与了项目任务的实施工作。他说,除气候、环境迥异,简州大耳羊在国内以圈养为主,而在乌干达均为散养放牧,在饲料转化效率上较低。养殖环境还存在雨季潮湿、旱季饲草短缺等极端条件。

史海涛建议,今后一段时期,应重点检测简州大耳羊种羊对非洲当地生长环境的适应性,优化饲粮配方设计、山羊遗传育种与高效繁育技术,创新乌干达的饲养管理体系、常见病和重要疫病防控,推广饲草营养价值评定和高效利用技术。将来,西南民族大学现代畜牧产业学院将组织专家团队与FAO、乌干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助力乌干达农牧业转型升级。

不过,翻过“火焰山”,便是“桃花源”。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刚果(金)等非洲国家对简州大耳羊引进项目表达出浓厚兴趣。简州大耳羊有望在广阔的非洲大地开枝散叶。

受访者供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