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邓也
近日,山东烟台一家烤肉店用玉米粒当燃料,引发社会普遍关注和争议。随后店家回应称,不认为是浪费,而是帮助农民销售增收,且使用的是陈化粮。对此,中国顶尖玉米专家李少昆表示,不赞同也不支持,很惋惜,我国粮食还处在紧平衡状态,节约粮食仍然是社会共识,不应该浪费。
烤肉店用玉米粒当燃料之所以刺痛公众神经,正是因为这种将粮食当燃料的做法,与人们心中珍惜粮食的观念和情感形成了强烈反差。尽管店家解释此举是“助农增收”“烧的陈化粮”,但终究难掩宝贵的粮食资源被低效消耗的实质。
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千年古训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节约粮食,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社会文明的基石。从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社会,粮食始终是维系国家命脉的战略资源。古今中外,因粮食短缺引发的社会动荡并不鲜见。而今,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的背后,是国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成果,是无数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付出,更是全社会对粮食的敬畏与珍惜。
珍惜粮食是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尽管我国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人口基数大、消费升级、气候变化、国际局势等因素,使得粮食供需矛盾长期存在,粮食供求紧平衡态势长期存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弦一刻也不能放松。这并非小题大做和危言耸听。就算是不宜直接食用的陈化粮,也是重要的饲料原料和工业原料,若作为燃料消耗,不仅会推高单价,还可能引发粮食市场的连锁反应。因此,每节约一粒粮食,都是国家战略的需要,都是在为粮食安全添砖加瓦。
但值得注意的是,店家的收购价不低于市场价,很多农户主动联系供货。究竟是浪费粮食,还是助农增收,角度不同、认知不同。近期,黄淮海地区因阴雨天气影响玉米收储,也存在玉米滞销问题。玉米农户不愿意自己的劳动成果被“糟蹋”,但是更不愿意让其烂在仓里。因此,在不支持玉米做烧火燃料的前提下,也要想方设法为玉米农户促销和兜底。相关部门要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推进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包括支持市场化主体加大收购力度、规范执行玉米最低收购价收购相关政策、妥善做好不达标粮食收购处置等,做到既保障玉米农户收益,又确保粮食市场稳定。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