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蒋君芳
10月10日,由江西省报业协会、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主办,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九江市记者协会、江西日报社九江分社承办的2025年长江经济带主流媒体九江“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调研行活动正式启幕。
“七省通衢”的九江市,是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长江与鄱阳湖在此交汇,赣江、修水等多条水系在此聚合。
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得“水”这一要素,在九江的产业图谱里,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期3天的调研中,调研组前往的多个地点,都和水有关。比如,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及湖口段、九江港城西港区集装箱码头、九八抗洪展陈馆等。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 九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港口兴,则通道畅;通道畅,则经济活——九江将提升港口能级、拓展开放格局作为发展的基石。放眼九江沿江岸线,庐山市沙山一期综合码头、城西安信物流公用码头建成投产;湖口银砂湾综合码头水水中转功能率先建成投产,陆域正在加紧施工……一批重点项目的扎实推进,持续夯实着九江港作为门户枢纽的“硬实力”。目前,九江口岸开放码头由6个增至8个,九江港沿江“一港五区”形成全贯通、全开放格局。
今年1至8月,九江综保区“区港一体化”业务完成8148标箱,实现进出口总值26.58亿元,同比增长7.9%;九江—上海“天天班”完成14.67万标箱;九江港集装箱铁水联运量3.23万标箱,同比增长18.14%。
在此基础上,九江还在继续做强“水”文章,加快建设红光港区综合性疏港铁路。该项目总投资12.8亿元,正线全长6.859千米,建成后将成为江西省首条可同时办理集散货到发、集装箱装卸和中转业务的综合性疏港铁路。这不仅填补了江西省在多功能疏港铁路方面的空白,更将大幅提升九江港的货物吞吐能力和中转效率,形成更加畅通的“赣货浔运”通道。
以水赋能,不仅让通道经济有了核心竞争力,更让当地的文旅产业有了新的增长点。这个国庆假期,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三期项目堤外涉水工程基本完成,正式对外开放。4个月前,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湖口段也已正式开园。自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开放以来,位于公园内的琵琶亭、锁江楼、浔阳楼三大景区成为市民和游客慕名而来的“网红”打卡地。
琵琶亭灯光秀 九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将九江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串联起来。现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已经成为九江文化旅游的新地标。未来我们会进一步挖掘、盘活九江的文旅资源,让更多‘九江故事’变成大家的‘诗和远方’,让文旅消费的烟火气更旺、底色更亮。”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工程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