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麻辣烫|智慧灯杆咋成了“样子货”

川观新闻评论员  余姝满

最近半月谈报道,近年来,全国多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积极推进智慧灯杆项目,力求实现“一杆多能”。但一些地方“跟风式”建设智慧灯杆,出现贪多求全、华而不实、多头管理等苗头,需及早重视和纠正。

作为一种新型公共基础设施,相比较而言,智慧灯杆具有功能多、造价高的特点。有的地方“为了超前而超前”,拍脑袋跟风上马,建而不管、建而不用,造成财力、物力、人力的巨大浪费。有些地方的智慧灯杆一键报警“没反应”,不少功能只是摆设而已;有些地方的智慧灯杆只照明和监控,与一些原有设备在功能上高度重合,不少市民吐槽“多此一举”;有些地方后期运维跟不上,缺少管理和维护,智慧灯杆闲置荒废,“失能”了。建成不用,或者不好用,本质上也是漠视民生,浪费资源,不少群众翘首以盼,最后却是失望丧气。

其实,公共基础设施“重建设、轻运行”的现象并不少见。从规划到建设,从运营到管理,一环掉一环、环环脱落,才叠加出如此结果。“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是发展趋势,紧扣实际重视“建”,建到位,也要管到位。新型公共基础设施不能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甚至堂而皇之“睡大觉”。少堆砌功能、多立足实用,建得好、用得好,才能真正服务于民之所盼、民之所需,托举起城市之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