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昊 川观新闻 李思行
“喂,你好,我是宁南松新镇人,娃娃目前跟着我在外地读书,想咨询一下回宁南读初中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近日,宁南县教育和体育局负责招生的教师杨孟德接到群众来电,马上回复道,“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您只需网上报名并联系户籍对应的学校就可以给孩子办理入学了,下面我把学校的联系方式发给您……”
杨孟德告诉记者,开学这段时间,接到类似的咨询电话已经有几十个了,特别是周边县市想送娃娃到宁南读高中的咨询电话非常多,宁南教育的这块金字招牌真是越擦越亮。”
宁南县2025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宁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时光倒回到15年前,宁南县正深陷于教育质量滑坡、优质生源外流、教师信心不足、群众信任下降的境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被教育落后严重制约。破除教育发展壁障,成为宁南不得不面对的迫切需要和严峻考验。
15年前,在县初级中学的露天操场上,一张张小板凳排列组合,宁南召开了第一次全县教育发展大会,立下“小县办大教育”鸿鹄之志,明确教育发展“六个优先”,自此拉开教育强县建设帷幕......一项项保障教育的政策连续出台、一个个发展教育的机制逐渐完善,宁南教育一路高歌猛进。2010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首次突破百人大关;2014年,高考本科上线率首登凉山州榜首;2024年,本科上线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2025年,宁南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12年领跑凉山州。偏远的村子里走出第一个大学生,又走出第一个名牌大学生、名校研究生,不少年轻人又回归家乡投身教育、报效家乡。
在宁南,最美的现代化景观在学校。“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2010年以来,宁南县累计投入58.9亿元,无偿划拨教育用地890余亩,新建改建迁建95所学校,新增校舍52.93万平方米、运动场12.68万平方米;累计投入3.05亿元配齐教学设备与生活设施,实施校园“五化”工程,办学条件实现飞速跨越,在全州、全省逐渐达到一流水平。“十四五”期间,宁南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累计投入4400万元完善中小学配套设备设施建设,购置教学仪器设备等11.57万件,新置课桌凳等4790套,城乡和校际办学硬件差距不断缩小。绿茵上,孩子们尽情奔跑;泳池里,同学们纵情翻腾;课堂里,成都七中的精品课程被搬上云端,师生们隔着屏幕共享千里之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在宁南,各类教育正全面全程互动整体协调发展。2023年,宁南中学成功创建省二级示范普通高中,朝阳小学、三峡白鹤滩学校成功创建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第二幼儿园、第三幼儿园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幼儿园;2024年,三峡白鹤滩学校被评为四川省美丽校园;朝阳小学同年先后被遴选为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5年又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品质学校已经成为“宁南教育”发展的生动缩影。
为激发教师躬耕动力,宁南县建立分层分类的激励体系,通过设立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奖覆盖普通高中、职校、初中、小学及幼儿园全学段,实施综合考核基础奖与质量优秀奖双轨并行机制,2010年至2025年累计兑现1.3214亿元;实施“安居+优诊”双保障工程,提供教师专属保障性住房359套,开辟医疗绿色通道及温泉特惠权益,优秀教育工作者享受免票待遇;配套3000元/人的研修补助政策,支持名优教师外出交流。
9月8日,由宁南县委、县政府主办的庆祝第41个教师节文艺晚会成功举办,全县近四分之一的教师到场共享盛宴,全县广大教职工通过网络观看直播。9月9日,宁南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顺利举行,会上发放2025年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奖1869万元,金额再创新高。
从小板凳到大剧场,从教育洼地到凉山标兵,宁南今年又定下了更高的教育发展目标——从办“凉山一流”迈向创“宁南典型”,宁南教育的故事,仍在金沙江畔继续生长开花。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