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小萍 闫雪峰 川观新闻泸州观察 张其
10月30日,一场以足球为纽带的校地合作在泸州市叙永县白腊苗族乡荍田学校落地生根。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与这所苗族乡村学校签署校园足球结对共建备忘录,同步捐赠专业训练器材、开展现场教学指导,为乡村校园足球发展注入高校资源与活力。
据了解,此次结对共建为期三年,是西南医科大学深化落实泸州市校地共建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根据备忘录,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将在人才支持与交流、教学与训练资源共享、竞赛活动与文化建设、科研与健康促进等方面予以支持建设,协助荍田学校提升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及教研水平,协助其打造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共同探索高校资源支持乡村学校体育、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的有效路径,打造校地合作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典范,形成可推广的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作创新性融入“体医融合”理念,成为一大亮点。西南医科大学将充分发挥医学学科优势与运动康复专业特色,为荍田学校学生提供体质健康监测、运动损伤预防、康复知识普及及体能科学评估等专项指导,让乡村孩子在足球运动中既强健体魄,又掌握科学健身知识。
“我们要把高校在足球人才、教学训练、科研创新等方面的优势,转化为乡村体育教育的发展优势,让足球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赋能载体’。”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定宣表示,合作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共同探索学校体育工作新模式;聚焦校地共建合作事项,共同开创体育美育传承新局面;聚焦足球赋能以体育人,共同提高校园足球工作新成效。
作为已获评的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荍田学校此前已积累扎实基础:在叙永县中小学生足球运动会中斩获1次冠军、3次亚军,曾代表叙永县参加泸州市校园足球最佳阵容遴选暨四川省足球协会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泸州)基地比赛,荣获小学女子丙组第六名。但受限于山区条件,专业师资短缺、科学训练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仍是制约学校足球事业提质升级的短板。
“此次共建是推动乡村校园足球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举措。”泸州市叙永县政协副主席马杰对合作充满期待,“希望高校优质资源下沉,能助力少数民族乡村学校擦亮校园足球特色品牌,为县域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此次合作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既要补齐当前资源缺口,更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叙永县白腊苗族乡中心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葛雨春表示,“足球不仅是竞技比赛,更是重要的教育载体。未来我们将依托高校支持,把足球运动深度融入德育、智育、美育全过程,让山区孩子在奔跑与拼搏中拓宽人生视野、收获成长力量。”
依托坚实的体育办学基础,西南医科大学为此次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该校2018年获批四川省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建设单位,校女足近年来战绩斐然,先后斩获2023—2024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女子校园组全国总决赛冠军、2024—202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乙组全国总决赛季军、2025年四川省第五届“贡嘎杯”高校足球女子校园组冠军等多项荣誉。
据悉,双方后续还将持续深化合作内涵,计划拓展足球夏令营、校园体育文化节等多元合作形式,全力打造民族地区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发展的新样板。(西南医科大学供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