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问阵龙门阵|阆中醋泡脚,不妨变“管住”为“管活”

川观新闻评论员 郭韵

近日,有网友通过“问政四川”平台反映,阆中古城以影响古城风貌为由禁止醋泡脚经营后,违规现象依然频发。(新闻链接:问政四川丨担心影响风貌,阆中古城禁止醋泡脚项目?官方回应:系限制经营,部分区域允许)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政策执行难题,更有古城保护与特色体验如何平衡的深层问题。

作为阆中旅游的一张特色名片,醋泡脚是当地依托特产保宁醋形成的传统足部保健项目,遍布古城多条街巷,也是游客沉浸式体验古城文化的重要方式。它不该被简单视为“风貌破坏者”,而应是“活态文化”的组成部分。当前政策虽未“一刀切”,而是采取“限制经营”路径,允许在背街小巷继续开展,但从落地效果看,治理思路仍显粗放,执行方式亦有待提升。

值得思考的是,即便一些醋泡脚项目存在视觉冲突、收费不一等问题,是否只能以“限制”作为主要管理手段?游客吐槽的并非醋泡脚本身,而是其经营不规范、体验品质不高。当地要做的不是压缩空间,而是提升业态。与其纠结哪里不能“摆”,不如着力怎么“摆”更好。例如,推动商户统一标识、规范服务流程、设计具有古城风情的泡脚设施,甚至开发“醋浴文化体验馆”,将泡脚从街边服务升级为文化项目。这既保留了特色,也提升了风貌协调性。

管理不等于限制,规范不等于收缩。从“管住”转向“管活”,让醋泡脚从无序走向规范,再形成特色体验,阆中古城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由此可能会赢得更大的空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