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麻辣烫|依法给AI恶作剧者醒醒脑

方芷璐 川观新闻评论员 邓也

日前,安徽一女子用AI工具生成了高度逼真的“流浪汉卧坐餐厅”等图片,发给在外聚餐的丈夫想测试其反应,没想到丈夫信以为真,当即报警求助。据了解,近期多地已出现类似AI整蛊引起的闹剧,有的引发整栋楼逐层排查,有的导致亲属紧急奔袭。民警提醒,此类行为若造成严重后果,可能触犯法律红线,面临拘留罚款甚至刑事责任。

无论是想开玩笑,还是想获得家人关注,通过AI进行无底线的“整蛊”,既暴露了技术滥用的风险,更敲响了法治边界的警钟。AI生成的图片效果逼真,用来“整蛊”的本质上是欺骗他人、戏弄他人取乐,既消耗他人信任,又占用公共资源。当民警为核实虚假警情奔波时,挤占的可能是真正需要紧急救助者的生存机会;当亲属为虚假险情奔袭时,透支的是最珍贵的情感信任。这种以玩闹为名的恶作剧,早已越过道德底线,踏入法治预警区。

除此之外,AI“整蛊”还暴露了新兴技术的伦理问题。如今AI技术进步神速,网络上逼真的视频、图片层出不穷,公众已难单凭肉眼判断真假。这预示着一种潜在的风险:当AI技术被恶意用于制造虚假新闻影响舆论。面对此类问题,技术服务提供者要落实算法安全评估和管理的义务,帮助用户建立技术有界、使用有责的认知;用户需时刻牢记内容制作者的社会责任,在法律和道德的界限内合理使用,不要追求一时新奇而罔顾后果。对此,相关部门必须建立有效的审核机制,加强对AI应用的识别与预警,对可能引发误导的内容标注提醒;同时完善举报渠道,及时处理恶意“整蛊”的内容和账号。

技术本身无对错,使用者的选择决定其价值。AI“整蛊”事件小,可以从中吸取的教训大。技术进步的初衷应是服务于人,有助于人,而非为人造成困扰。并且,技术的进步永远需要法治的护航与伦理的约束。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