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这里的水稻“喝”中药丨田野来讯

川观新闻记者 蒋君芳

种了一辈子田,60多岁的杨云良第一次听说能用中医药种水稻。

最近,崇州市石堰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种的近300亩中医药水稻迎来收割,作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他原本有些紧张,好在结果令人满意:“干谷亩产1200多斤,达到了预期,收购价也比普通水稻高。”

“中医稻谷”

给出这一收购价的,正是中医药水稻的技术“输出方”——成都两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旗下的四川两山四库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小春收割后,杨云良收到了公司运来的有机肥。从外观上,杨云良看不出其中的“门道”。但其实这是用多种中药材,按照一定配方比例制作的中医药生物菌肥料,可增加稻田的有机质含量。比如肥料里面就添加了黄芪,可增强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成都两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董顺文打了一个比方,中医药水稻种植以中医药制剂替代化学农药,解决化学农残问题,贯穿了中医“固本培元、辨证施治、治未病”的理念。“比如,中医讲究固本培元,运用在水稻种植上就是要注重土质的培养,土肥了,水稻根系才会发达,水稻才能长得好。”

“中医稻谷”

病虫害防治是水稻种植的关键环节。过去,杨云良习惯喷洒化学农药。但这次他用上了中药制剂,“效果还不错。”用于水稻的中医药制剂主要来源于具有杀虫活性的中药材。常见的具有杀虫效果的中药材有苦参、川楝子、银杏等。市面上的一些植物源生物农药,比如苦参碱就是从中药材苦参中提取的。

“化学农药比较刺鼻,农用中医药制剂不一样,有一种中药发酵后的味道,淡淡的。”在郫都区经营家庭农场的陈富军是成都两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的首批合作农户,已连续两年种植中医药水稻。他表示,“整个种植过程和以往没有太大不同,该育秧的时候育秧、该除草的时候除草,就是喷洒次数更多一些,分别要在水稻的苗期、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喷施水稻专用的中医药制剂。”

董顺文解释,中医药水稻种植讲究通过中医药的干预,增强水稻的自身抗性和对病虫害的免疫力,相当于在水稻病虫害发生前就做好预防工作,和化学农药见虫才杀的方式不同。

“(中药)比使用化肥、化学农药等传统农资高出15%左右。但后期随着规模的扩大,成本会逐步下降。”成都两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曾恋说。

相比于农资成本的增加,种植户更担心的是对产量有多大影响。“公司和我们之间签订有种植合作协议。我们只要按照公司的要求和技术方案来种植,公司会兜底水稻种植收益。”陈富军说,正是这一点打消了自己的担心和顾虑。

最终的产量和收益结果令人满意。“虽然农资成本略微有所上涨,但产量有保障,并且收购价格高。综合算下来,一亩地可以增收两三百元。”虽然从两年的种植经验看,中医药水稻能挣到更多钱,但陈富军暂未打算扩大试种面积,“还得看市场上对中医药水稻的需求量。”

目前,中医药稻谷大米零售价在20元一斤左右,处于产品推广和市场拓展期。“在示范种植成功的基础上,我们也在考虑寻找一个深度合作的中医药稻谷种植基地,逐步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将中医药农业种植技术,运用在更多农产品绿色安全生产上,比如中医药草莓、猕猴桃、柑橘等。”曾恋说。

(崇州市石堰土地股份合作社收割资料图 崇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