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问阵龙门阵|莫让便民“安心柜”成为社区“不定时炸弹”

川观新闻评论员 郭韵

前不久,成都高新区朗基·天香小区底商的一台共享充电柜突发冒烟,所幸消防部门迅速处置,未酿成火灾。但这一幕,让不少居民心有余悸。由于小区沿街商铺密集,多家电动车销售、维修店林立,一旦换电柜发生爆燃,恐将触发“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风险。

这并非孤例。广东揭阳市揭东区云路镇北洋村一自建房储物间内充电柜起火,是由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突发自燃引起;浙江湖州安吉昌硕街道换电站点因电线短路导致冒烟起火;‌呼和浩特玉泉区沟子板小学附近换电柜因电池充电插头短路引发火灾……类似的险情在全国多地屡次上演,暴露出这一新兴行业潜藏的安全隐患。

随着扫码换电成为越来越多电动自行车骑手的“日常刚需”,如何兼顾“骑手便利”与“公共安全”,已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民生考题。

值得关注的是,电动自行车充电站、换电柜等新业态,目前仍面临监管职责不清、归属不明的困境。好在今年以来,省消防救援总队、省经信厅等多部门已联合成立工作专班,正从立法层面推动全链条治理。今年7月试行的《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工作指南》也已对安全距离、布设数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此次事件,无疑为全社会敲响了警钟,新业态的发展速度绝不能超越安全监管的能力边界,新业态容不得模糊地带。物业管理方必须守好“第一道防线”,加强日常巡检与隐患排查,对违规布设、电瓶车乱停放等行为及时制止,并建立台账、压实责任。

唯有让标准扎根、监管精准发力、责任归位,才能让共享换电柜真正成为便民的“安心柜”,而不是悬在社区门口的“不定时炸弹”。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