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闻

评论员看双节①丨这个假期 看四川如何玩转“票根”

川观新闻评论员  周丽萍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四川文旅市场持续火热。截至10月5日15时,全省纳入统计的A级景区接待游客713.56万人次、门票收入7942.7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3%、10.59%。

可以看出,门票收入明显低于游客增长量,为什么?答案无非两个,一是景区门票价格降低,二是游客享受优惠或免费。现在正是热门旺季,景区不会降门票;那么,就是有相当部分游客享受到了门票优惠。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正值“川超”火热开赛,不少地方都将“川超”作为文旅“热身”的契机,不仅在赛场内“抢球”,更在赛场外“抢人”。一张小小的足球赛票根,在这个假期成为解锁四川多地旅游优惠的“密钥”,串联起“观赛—餐饮—住宿—游玩”全链条,让更多球迷从“看完就走”变成“留下来、多消费”,点燃了假日消费市场。

如乐山为“川超”持票观众提供峨眉山、乐山大佛门票优惠;广元可凭球票享受全市A级旅游景区免门票优惠;凉山推出“跟着‘川超’游凉山”一票通游计划,联动包括泸沽湖、螺髻山在内的8个A级收费景区;自贡与内江两地联动,推出“自在盐都・票根畅享”和“甜蜜内江・票根作伴”活动,凭票根在指定餐饮商户享满减折扣、在多家景区免门票……成都市双流区更是联合车企推出“票根”立减叠加优惠,当日车展销售破亿。

这个假期,把“票根经济”玩转的,不止“川超”。九绵高速畅通带动“大九寨”文旅融合发展区域旅游热度,九皇山景区推出游客凭本人九寨沟/黄龙门票免费游活动,打造 “九寨/黄龙的下一站” 特色文化旅游体验;“落地成都第一站,一张机票游东区”,成都东部新区将飞机票作为景区入场券、旅游消费劵,串联“吃住行游”的消费全链条;南充阆中古城首创“文创即门票”模式,将景区门票变身文创产品,迅速成为游客争相入手的“新宠”。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从“门票经济“到”票根经济“,正是四川文旅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从单一景区景点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变的一大步。同时,这也是四川各地文旅创新探索的又一次“破壁”。

“票根经济”兴起时的票根指的是电影票、演唱会门票、体育赛事门票等文化消费凭证,但究其本质,票根只是作为一个物理媒介和权益凭证,是一个“兴趣标签”或“目的地标志”。因此,不必拘泥于是什么票,而在于发扬核心理念——打破单项的孤立,实现跨界联动;通过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客单价来激活全域消费潜力、促进区域经济。

“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想象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与四川得天独厚的风景文化相得益彰的,是四川人自古不拘一格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正是文旅产业最珍贵的禀赋,其正在持续释放创新活力,还将激发无数可能,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彰显巴蜀魅力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子。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